相比往年的黄金周,旅游、文化、休闲等新消费的增长更加明显,对消费以及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凸显。《经济参考报》记者还了解到,内贸流通领域一系列新政都已经在酝酿中,促消费的红利还将陆续释放。
火爆 旅游消费增长迅猛
据国家旅游局7日发布的2016年国庆假日旅游市场信息显示,整个国庆节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5.93亿人次,同比增长12.8%,累计旅游收入4822亿元,同比增长14.4%。
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携程旅游专家的联合调研,上海、北京、成都、广州、深圳、杭州、南京、武汉、天津、重庆、西安、长沙、厦门、昆明、青岛、沈阳、郑州、贵阳、合肥、宁波是国内出游人数最多的出发城市。上海、北京以明显优势获得冠亚军。
出境旅游需求“依然旺盛”,增长非常快。携程大数据显示,黄金周期间,出境游人次接近600万,创出了历史新高。其中,韩国、泰国、日本仍是国人出境游的首选国家。
“整个国庆节期间,呈现出几个特点:出境游呈现出井喷态势;在酒店选择上,越来越多的游客也偏向于选择高星酒店;与此同时,旅客在预订出境机票时,也基本上配备了相应出行国家的WiFi产品。”携程相关负责人介绍称。
从携程用户预订数据来看,今年国庆长假期间,超过5成游客选择入住高星酒店,其中境外高星酒店的入住占比为70%,均高于去年同期水平。这表明,更多游客愿意为品质游买单。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定制游成为市场中的“黑马”。据携程大数据显示,今年黄金周,大量消费者通过定制游平台量身定制路线出游,同比去年增长超过400%。旅游商业观察联合创始人程拓认为,与以往相比,目前中国的人均收入水平有效提高、人均获得可支配时间充足、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未来消费观念与频次上升之后,消费者会更加追求旅程中的个性化、独特性,精品定制化旅行会有更大空间。
需要关注的是,旅游已成为“十一”最主要的消费项目。据阿里旅行与挖财共同发布的《旅行消费数据报告》显示,中国旅行者近一年人均旅行花费9498元。与国家统计局数据相比,相当于2015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月收入的5.2倍。
“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提升、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与消费升级的进一步深化,旅游消费的高速增长是必然。”蚂蜂窝旅游研究中心负责人冯饶对记者表示,根据蚂蜂窝和中国旅游研究院共同发布的《全球自由行报告2015》,旅游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综合贡献已达10%。中国旅行者已经越来越需要更为个性和深度的旅行体验,独特的个性化消费体验将在自由行时代实现爆发式增长。
- 同程旅游合并万达旅业 估值超200亿元待时机上
- 最挤国庆长假催生旅游业 定制游处于萌芽阶段
- 中国赴日人数屡创新高 消费日趋理性不再爆买
- 中企进军莫桑比克酒店业
- 云南旅游业前8月实现收入2705亿元
- 途牛海南国际旅游岛青年狂欢节启动
- 上海版米其林指南遭吐槽 法国人不懂中国人的口味
- 中秋国庆出游涨价约10% 上海迪士尼仍为“大热
- 旅游B2B模式质疑声起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