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电装机过剩,全国火电设备的平均利用小时数连年创新低。中国“去产能”开始从煤炭、钢铁等行业蔓延到煤电行业。
9月23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取消一批不具备核准建设条件煤电项目的通知》,取消了15项、1240万千瓦不具备核准建设条件的煤电项目。这些项目分别位于吉林、山西、山东、陕西、四川、江西、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发展改革委(能源局)要进一步取消本地区其他不具备核准(建设)条件的煤电项目,及时报告国家能源局并向社会公布。换言之,除了此次公布的15个项目,还可能有下一批项目被取消。
这15个被取消的项目,单台机组装机容量均在20万千瓦及以上,其中涉及60万千瓦的机组为三台,百万千瓦的机组有五台。
从项目所属公司看,有九个项目分别涉及五大发电企业的国电集团、大唐集团和华电集团。国电集团五个项目、650万千瓦装机被取消,受影响最大;大唐集团三个项目、190万千瓦装机被取消;华电集团一个项目、30万千瓦装机被取消。
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下称中电联)发布的《2016年一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今年一季度,火电发电量持续负增长,同比下降2.2%,火电设备利用小时仅为1006小时(其中煤电1054小时),同比降低108小时,已连续20个月同比降低,为近十年来的同期最低水平。
与此同时,一季度的火电新增装机规模却达到了1746万千瓦(其中煤电1363万千瓦),创近年同期新高。中电联表示,中国局部地区火电装机过快增长,过剩压力进一步加剧。
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国煤电产能过剩及投资泡沫研究》也指出,中国将在“十三五”期间造成超过2亿千瓦的装机过剩,造成约7000亿元投资成本浪费。仅2012-2014年,中国通过环评审批的煤电项目有1.60亿千瓦,2015年1-9月期间获得审批的煤电项目已超过1.23亿千瓦。
严重装机过剩的风险,终于引起国家主管部门的重视。国家能源局此次明确表示,取消煤电项目的规模滚入相应省(区)未来电力电量平衡,严禁自行将取消煤电项目的规模用于规划建设新增煤电项目,已自行纳入规划、核准(建设)的,要立即取消,并停止建设。
此外,上述通知指出,国家能源局要各派出机构会同相应省级发展改革委,对“取消一批”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于存在拒不执行“取消一批”、“假取消、真建设”等违规行为的煤电项目,除了要责令其立即停止建设外,还明确要视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例如,对项目单位及其所属集团公司实行限批新建煤电项目、开展自用及外送煤电项目优选工作时不予考虑,电力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不予进行质量监督注册,国家能源局及其派出机构不予办理业务许可证并通报全国,电网企业不得予以并网,银行及金融机构依据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停止对其发放贷款等。
- 中国铁矿煤炭进口量攀升 BDI指数创年内新高
- 新疆发现世界级超大型铅锌矿 可开采储量1887
- 全国碳市场最后冲刺 排放配额分配有望下月启动
- 中国铁矿煤炭进口量攀升 BDI指数创年内新高
- 国家光伏项目遭遇企业赌博式竞标 投标价再创新低
- 煤炭去产能引发煤价上涨 神华获准增产以缓解供应
- 省以下环保机构试点垂直管理 环保产业获加速度
- 中国石墨烯困境:产业链脱节 空有产能销量低迷
- 全球镍供应趋紧 菲律宾或将关闭更多镍矿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