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那么抠,康佳如何自救
面对缺乏核心技术的困境,康佳集团连续四年研发费用不超过1.3%,远低于其竞争对手。
看似逆袭的康佳,可能并未走出泥潭。
根据2016年上半年财报,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占当年销售收入的14.2%。2015年这个数字是154亿美元,超过苹果、谷歌、高通等国际巨头。
本刊记者就上述话题通过多方渠道联系康佳集团,但截至记者发稿,康佳集团仍未作出答复。
业内人士表示,康佳集团在研发资金和人才上的短板必须尽快补齐,以技术创新不断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可能逐渐恢复实力走出困境。
家电专家刘步尘告诉记者,控股股东华侨城集团或许已对康佳集团失去信心,康佳集团要自救就必须要梳理好与华侨城集团的关系。
华侨城集团与康佳集团的股权关系较为复杂。华侨城集团属于央企,成立于1985年,主营业务是旅游、房地产和电子及配套包装等。康佳集团则成立于1980年,是改革开放后成立的首家中外合资电子企业。
但双方以及中小股东因企业控制权和发展问题产生较大分歧,高层管理人员频繁更换,曾上演一出两周内两换董事局主席的闹剧。这在国内上市企业发展史上极为罕见,双方矛盾之深,斗争之激烈,让人叹为观止。
2015年夏,主导康佳长达23年后,华侨城集团让出了康佳的控制权,中小股东已经实际控制了深康佳的董事会。在中国证券史上,这是第一家中小股东实现“逆袭”,入主董事会的案例。
这种斗争让康佳集团身陷亏损泥淖,让康佳生态圈蒙受巨额损失,品牌美誉度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彼时有报道称,中小股东认为,作为业绩不佳的体现,康佳最近几年向互联网转型不利与华侨城集团有关——这包括一系列研发投入和战略规划。
一位不愿具名的咨询公司负责人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康佳是国内传统彩电品牌,但华侨城集团却未将康佳彩电作为核心业务来经营,也没有意向将康佳作为百年品牌来打造。在目前形势下,股改或是激活康佳集团的最有效办法,只可惜内部无人敢提股改之事。
股改+多媒体能否激活?
在业内人士看来,多媒体产业单独上市或许是让康佳集团走出泥潭的一个办法。
奥维云网智能显示与数字娱乐事业群总经理董敏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康佳集团层面已经很难操作了,要想激活康佳集团,只能让其多媒体业务单独上市并员工持股。“让社会资本成为实质的投资人,让做过经营、懂经营的实战派来操盘。”比如,加快向智能电视转型的步伐,同时联合较强的供应商推出高端的旗舰产品,从量和利润上做足“腰部”产品文章;要抓住中国互联网发展趋势,在线上和线下之间形成有机的结合。
可借鉴的案例是,TCL集团不仅得到了大股东股改的大力支持,且旗下7个主要业务板块,有4个板块在香港单独上市。最早上市的是主营彩电业务的子公司TCL多媒体科技控股有限公司,1999年11月即在香港交易所上市。一系列动作之后,2014年,TCL集团实现营收过千亿元,利润42亿元,创历史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康佳集团 2015亏损公告公布后,华侨城集团即决定将对其输血30亿元,专注于家庭娱乐的互联网公司微鲸科技有限公司也表示要出资入股康佳集团。业内人士介绍,华侨城集团是对康佳集团补亏、提振市场信心,微鲸科技则是帮助康佳集团实现互联网转型。“这些举措,趋势上有向好的迹象,但这些正向的牵引必须是可持续的。”最新消息是,康佳集团非公开发行不超过30亿元A股股票方案已报至证监会。
不过,刘步尘表示,市场的法则是优胜劣汰,与其花那么多精力挽救康佳集团,还不如让其退出市场,腾出资源给其它企业,“中国难道缺康佳一个品牌吗?”
- 联想称Moto Z一定会抢到苹果和三星的份额
- 地图增加打车服务 谷歌与Lyft和Gett达成
- 阿里无意新美大下半场 被指意欲打折出售持有股权
- 340亿美元!鸿海入股曝光滴滴最新估值
- 戴尔转身从裁员开始 耗资670亿美元买下EMC
- 英特尔为部分苹果iPhone手机供应无线芯片
- 国美电器利润暴跌八成 收购黄光裕公司后艰难转型
- 揭秘苹果资本帝国:手握现金超2300亿美元 库
- 蚁视VR产品:硬件没问题 是软件在升级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