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国集团峰会与全球网络空间治理
2016-9-5 9:51:49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从当前全球发展的态势来看,在网络空间制定新的国际规则,推进治理体系的良性变革,完善应对复杂挑战的能力,已经日趋成为各方的共识。从2014年9月开始,20国集团峰会下属的20国智库会议上,就有来自欧美的专家建议中国应该在20国集团框架内更加积极主动地推进其倡导的网络空间新秩序,以共识为基础,推进网络空间治理秩序的良性变革。2014年3月14日,美国宣布启动转让IANA监管权限的进程,2016年9月30日,美国是否正式批准转让方案也将揭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客观态势的发展,已经将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制定的议题推到了议事日程的重要位置。作为20国集团中最具影响力的成员之一,作为全球拥有最多网民的国家,中国显然应该以更加积极和进取的态势,参与到网络空间国际规则的制定中去。
从20国集团峰会机制自身的需求以及承载的预期看,拓展其涵盖的议题范围,从而成为一种更加积极有效的推进全球治理,尤其是功能性议题全球治理的机制,也是大势所趋。虽然20国集团峰会机制最近一次启动的初衷,是处置2007-2008年全球经济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和挑战。但一如当初高盛提出的金砖国家概念转化成为金砖机制一样,20国集团峰会的常态化、机制化,也是当前国际体系发展客观要求使然:联合国最具代表性,但面对诸多需要采取实质性行动的功能性议题,联合国的决策机制和行动能力显然难以满足需求;G7或许曾经非常具有执行力,但代表性不足和相对力量份额的变迁,小马没法拉动全球治理这辆大车;介于两者之间且在代表性和机制的灵活性方面具有显著比较优势的20国集团,日益凸显出其所具有的战略潜力。从全球经济治理拓展到网络空间,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从网络空间对新的国际规则的需求来看,在类似G20峰会这样的框架内尽速推动新的规则制定,或者构建足以支撑新规则体系的战略互信基础,正在变得日趋迫切。与常见的全球治理议题不同,网络空间面临的议题,不但包含涉及国家安全的宏观战略议题,而且还必须为高速蓬勃发展的新应用与新实践快速构建规则。比如,如何确立规制跨境信息流动的问题,就牵涉高度技术化的细节;同时对这些网络空间行为的规制,又与G20成立的目的,即全球经济治理,有着密切的相互关系,因为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良好的网络生态,通畅高速安全稳定的跨境数据流动,将日趋明显地成为保障经济正常运行,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必要条件之一。
对中国来说,从中国参与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制定的视角出发,中国需要找到恰当的平台。目前,中俄双边协商、中美网络安全对话、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金砖国家框架下的信息技术与网络安全合作以及联合国信息安全政府间工作组磋商机制等,构成了一系列工作机制与平台。但是从参与国际规则制定角度来说,在世界互联网大会、金砖国家与联合国之间,仍然缺少一个可以起到战略缓冲、过渡、协调和转换的机制。20国峰会无论从代表性,层级,以及相关议题领域来看,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20国集团峰会机制的架构下去讨论全球网络空间治理的议题,对中国的能力当然是一种挑战。而面临挑战的恰恰是中国运用、理解、修订乃至创设国际规则的能力。一如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所显示的那样,单一国家整体物质实力的增强,并不会自动带来把握国际规则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缺失,则有可能反过来对冲和抵消客观物质实力的成长结果。中国应该更加积极主动地尝试在20国峰会框架内以中俄网络空间行动准则、乌镇倡议等文件为基础的网络空间治理新方案,从而在推进国际规则制定方面取得更加坚实的进展。
- G20:直面全球经济治理大挑战的中国角色
- G20杭州峰会:世界需要中国智慧
- 2016大连服博会助推东北服装纺织产业创辉煌
- 香港钟表展将于9月6日揭幕 逾800家参展商将
- 第八届西部文博会9月9日启帷 国外展商比上届增
- 第25届北京国际广播电影电视展览会落幕
- 首届宝鸡电子商务博览会9月2日举行
- 第23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闭幕 版权输出创新高
- 2016飞凡商业博览会开幕 打造全开放智慧融合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