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北京大学校友创新联合会HR专委会副会长余大洪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经济在高速发展30年之后来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外贸相对低迷、人力成本、原料成本迅速上涨,中国企业需要突破困境,同时亟待推动创新发展。
“企业的管理水平与经营状况是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浙江工商大学教授李永刚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整个经济发展环境并不有利的条件下,依靠创新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经营质量与效益,同样是扭转经济增速下行趋势,实现经济转型升级与稳增长的重要举措。从总体上看,我国企业管理距离国际一流企业管理水平还有明显差距,通过管理创新来提质增效的空间还比较大。
余大洪认为,中国企业目前面临三大挑战。第一,人口红利、资源红利消失,人力成本、原料成本迅速上涨,原有粗放式发展模式难以为继,需要创新业务模式,加强内部管理。第二,中国企业处于高度竞争的环境中,其中,民营企业将操纵控制型的管理发挥到了极致,但同样也面临着发展的瓶颈。第三,企业之间存在低水平重复竞争,导致利润下降,甚至亏本经营。
余大洪表示,企业要强调以人为中心,发挥每个人的企业家精神,实现自我控制的管理。要把每个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共创企业愿景,形成自下而上的创新。
如何应对当前经济发展困局?李永刚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把着力点落到企业身上,政府的引导扶持规划和金融部门的支持对接只能起辅助作用,通过企业的提质增效才能实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二是对企业所面临的困难要有充分的估计。企业管理创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要期望企业管理与经营会很快发生根本性转变。三是要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全面建立国有企业的现代法人治理体系。
- 国企改革或是东北经济回暖突破口 混改仍待全面开
- 营改增成拐点 上半年广东地税税收快速增长22.
- 美劳动生产率连续第三个季度下滑
- 地方经济征战下半年:加码投资稳住增长
- 9月1日起,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上调为1890元
- 7月CPI持稳PPI回升 下半年通缩压力不大
- 2015年跨境人民币收付额增长21.7%
- 7月份北京CPI涨回“1时代” 同比上涨1.1
- 一季度中国三大经济区域劳动者薪酬呈现同比上涨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