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人家破人亡的网易一元夺宝,究竟是个什么玩意?
2016-7-8 11:53:14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一台 5000 元的手机,你可能只花 1 元赢得手机,也可能投注 4999 元后毫无所获,这就是一元夺宝。
在网易大楼前举着条幅高呼抗议的,可能是上面这个游戏的失意玩家,也可能是玩家的家人,甚至可能是网易一元夺宝的竞争同行。
号称让人“家破人亡”的网易一元夺宝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玩家们是怎么在这种互联网游戏中家破人亡的?
如何用 1 元拿到价值 5000 的手机?
把商品的价值平均分配,每一份对应一个独立的号码,玩家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购买一个或者多个号码,然后系统通过一个公开的算法来确定中奖号码,买到中奖号码的玩家得到商品。
网易一元夺宝官网把这一玩法,定义为“众筹”的模式,确实,花大家的钱买同一件商品,而商品的归属权,通过一种看起来很公平的方式选出。
但与常人认知的投入就有明确回报的“众筹”模式不同,网易一元夺宝投入并不一定能收到产品。
花钱买概率,这怎么看,都更像是赌博,而非众筹。
一元夺宝赚的是谁的钱?又是什么让人家破人亡?
定义一个游戏是不是赌博,大概有这样三个要素的判断方式:资金投入、产生回报以及结果由偶然性产生界定。
大概玩家被吸引进这个游戏的原因都是一样的:我可能会用低于商品价值的钱得到想要的商品。而这个游戏的入门门槛又很低,一块钱就可以得到好几千的手机、家电甚至有的平台还有价值几十万的汽车。
看上去模式和彩票很像?可怕的赌徒心理就这样出现了。
以“彩票”“家破人亡”为关键词,能搜索出太多痛心的故事,一元夺宝也大抵如此,毕竟这样的概率游戏,有赢家,就有输家。不过与彩票不同,一元夺宝的可怕之处,在于玩家与平台掌握的信息不等,玩家需要完全相信平台的公正性。
一元夺宝平台的盈利方式比较易懂,举个简单的例子就能明白,比如标价为 5888的 16GB iPhone 6S,平台以这样的玩法,每抽奖一台首先能拿到玩家们 5888元的投注钱,但手机的来源和渠道是夺宝平台决定的,即使从苹果官网无优惠购入,16G iPhone 6s 的售价也仅为 5288。
从网易一元夺宝这个平台来看,从各种渠道吸引来的用户流量极大,完全靠差价便能维持盈利,而从目前来看,大多数一元购平台的标注价格与商品实际的价格的差价比例达到了 20% 左右,甚至要大于澳门赌场的赌博抽水。
也就是说,即使夺宝平台公正经营,得到的利润也比开赌场还高。为此我们特地找了几个受年轻人欢迎的设备的例子,计算了网易夺宝平台售价与正常渠道零售售价对比的盈利比。
当然,由于平台的下单信息不是完全公开的,如果平台会用商品成本与定价之间的差价额,与用户对赌,这样的话,平台既能够打造出用户很多的假繁荣景象,又可能以一部分几率得奖,完全不用付出成本,即使是真正的玩家获奖了,这笔交易也只是不赚钱。
这一行为不会影响个体玩家的投注概率,但从整体角度来看,玩家的游戏公平性被破坏了。但是,这只是个可能的“阴谋论”推测。
对于流量有保证的大平台来说,完全没必要做这样的舞弊行为,靠差价盈利就足矣了。因为尽管目前一元夺宝的玩法还处在法律的边缘,但如果被人证实平台不公平,就会受到严重的起诉处罚。
那么一元夺宝平台到底是怎么让人家破人亡的,其实还是在于人本身。
监管未到位前,技术无罪。没有手欠,就没有伤害
对于一元夺宝这类玩儿法,记者咨询了相关了法务人士,得到的回复是这样的:
从刑法的角度,是有可能构成犯罪的,但是,“众筹”与“一元夺宝”这一块是监管盲区,很多细则和先例都缺失,不好做定论,但是如果司法部想打击,是可以论证构成犯罪的。
的记者也咨询了北京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工商局表示:这种行业具有博彩性质,但从工商部门的相关法律来看,并不违法,但如果涉及诈骗,将由公安部门处理。
其实无论一元夺宝算不算赌博,用类似玩法,害人家破人亡的罪魁祸首就是玩家本身的赌博心理。这大抵就像有人在赌场中输的精光也不罢休,有人为了买彩票搞得自己家徒四壁还觉得早晚会转运一样。
我们说技术无罪,并不是在为这种打法律擦边球的玩法来洗白,而相反,今天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希望读者能够理性看到,一元夺宝等类似平台藏在趣味玩法下的深深欲望陷阱。
小赌怡情,大赌伤身,没有手欠,就没有伤害。
最后,愿制度更加完善,从源头避免家破人亡的赌博悲剧。
- 宝能膀大腰圆喊话万科:爷今天回答3个市场最关心
- 微软COO离职 正式加盟金融服务公司Citad
- 暴风并购重组方案遭证监会否决 刘诗诗“聘礼”完
- 前微软合伙人周靖人加入阿里云任首席科学家 做人
- 腾讯总裁刘炽平减持60万股套现约1.07亿港元
- 开发者刻意让应用界面变慢,原因是什么?
- 因在亚马逊上给差评,这位安全研究人员却遭到中国
- 日本自动驾驶公交车将在下月在公园内投入运营
- 热门网站每天删除60余万条虚假信息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