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P2P平台会遭遇挤兑?归根到底就一个原因
2016-7-5 10:24:51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行业恐慌引发挤兑
从去年年底开始,我们再说起网贷行业时,肯定离不开要提网贷意见稿。也正是从意见稿公布开始,从中央到地方的监管断收紧,行业也开始自律自查。在这种大环境下,网贷行业开始洗牌,一些不合规和资质不够的平台被迫淘汰,给投资人带来紧张情绪。特别是更小更新的平台,在竞争中优势不够,投资人也对其缺乏信心,一旦风吹草动,投资人往往急于撤资,也就很容易导致某平台被挤兑。
特别是当某个老牌P2P平台出现问题时,一些投资人就会产生一种恐慌感,觉得自己投的平台还不如那家爆雷的有实力,必须赶紧把钱取出来。
平台自身出现问题
挤兑其实往往源于投资人对平台的不信任,当平台自己出现问题时,也会引起投资人的恐慌,大批投资人集中要求提现,也会出现挤兑。这在行业内并不少见,比如当平台的某个大标出现逾期,平台高管出现较大变动,还有平台出现一些负面新闻等。
特别说一下平台的负面新闻这点,其实出现负面新闻并不代表平台真的有问题,有可能是竞争对手的一种手段,也可能是“黑媒体”不实报道;即使爆出的负面属实,也要看看严重程度,可能并没有严重到让平台无法运营下去。
羊毛党薅“秃”平台
据融360小编了解,目前P2P羊毛党大军规模十分庞大,有专门的“羊头”带领数量不小的羊毛党集体薅羊毛。事实上当羊毛党席卷某P2P平台时,从一开始就增加了平台的风险。首先批量注册就会系统造成很大冲击,集中投资再加压,而等羊毛标到期后,这些羊毛党又会集中撤资,对于平台而言就是挤兑。很多小而新的P2P平台的投资人,其实就是纯羊毛党,对于这些平台而言,挤兑风险就更大。
派发羊毛的平台更多的是集中在一些小平台,为了吸引投资,羊毛也会比较厚。但由于现在羊毛党风险意识在加强,他们中开始流行一种做法,就是专门薅新平台的第一层羊毛,薅完立刻撤。这也使得一些平台刚上线就面临挤兑,平台可能因此被薅“秃”甚至被薅“死”。
真正的P2P不应该出现挤兑
P2P的本质应该是信息中介,平台本身并不并负责兑付,也没有义务保本保息。如果平台按照信息中介的要求来运营,那么,平台上的借款项目到期后应该由借款人直接还款,项目没有到期就不应该提前兑付,也不能要求平台兑付。
但是,如果平台采取债权转让模式,购买债权后再重新打包挂在平台,那么投资人就相当于和平台形成了债权债务关系,平台就必须承担兑付责任。还有就是平台自融和集资诈骗,等于把投资人的钱装在自己的口袋里,当然也需要对投资人承担兑付责任。
- 银行“闷声”乱收费 这些年你都吃了哪些亏?
- 别急着去英国旅游 这些事要提前了解
- 想要用芝麻分涨分、花呗提额?先把蚂蚁会员用起来
- 小麦金融被爆逾期暂停兑付 因兑付平台涉嫌自担保
- 优势都是相对的!可能你就是失败在这优势上
- 5年工资买一套房!新西兰的房价收入比
- 数百名中国留英学生突遭离境,被指影响英国就业问
- 方便面和啤酒竟这样影响你的钱包
- 黄金大涨之下你还要买吗?实际上更多人在卖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