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新三板股转系统披露了神州优车递交的《关于神州优车股份有限公司挂牌申请文件的第二次反馈意见的回复》。本次回复在第一次回复的基础上,新增加了神州专车2016年第一季度运营数据。
从数据看,离神州优车董事长兼CEO陆正耀所言第三季度实现盈利的目标渐行渐近了。在第一季度,神州专车单均净收入环比提高13.35%,单均成本环比下降17.83%,单均毛利亏损额环比减少44.85%。这说明,神州在止亏,盈利能力在提升。
从图中的曲线就可以直观的看出,当两条线的发展趋势交汇时,就是神州盈利的时间。以目前的势头看,很有可能是在第二季度提前实现。
神州逐步止亏,并将要实现盈利,得益于互联网公司发展的黄金法则,即随着规模的扩大,而边际成本逐渐降低。目前神州专车的车队目前超过3万辆,在这样的体系下,由于神州坚持的而是B2C模式,通过“专业车辆、专业司机”的做法,一方面神州专车的车辆管控力很强,能够按照需求加装技术设备,实现对车辆和司机的监控,保证了乘客的安全系数;另一方面也使得神州能对运营成本有统一管理、统一支出,从而达到良好的控制。
在控制成本的同时,神州的付费用户也在增加。去年第四季度付费用户为490多万,而到了今年第一季度就达到了550多万。人数增加了60万,日均单量增加2.9万单,达到了26万多。单均金额持续稳定在较高水平。这就意味着无论在成本端,还是在用户端,规模效应都开始发挥作用。
如果放在整个专车行业看,这无疑是推动行业整体向前发展的利好消息。根据罗兰贝格《中国专车市场分析报告》显示,到去年底,神州专车拥有40%市场份额,位居行业第二。而且陆正耀曾表示,跟滴滴出行、Uber等相比,不计算快车、顺风车,在中高端专车市场,神州专车已经是排在第一。
在这样的市场位置下,神州通过规模效应来降低亏损逐步走向盈利,也是在证明专车行业不用大规模烧钱,只要把中心放在用户价值上,同样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相反,那些宣传自己是共享经济代表的烧钱的公司,在花掉了数十亿美金后,迄今也没有让互联网公司规模越大、成本越低的法则在自己身上发挥作用。而且它们也在一定时期内,也没有看到盈利前景,且在烧钱竞赛中越陷越深。从这个角度去看,似乎也印证了陆正耀此前的判断,即专车大战已经结束。
不过对神州专车来说,做大规模效应的布局应该还没有结束。从公开的信息来看,陆正耀曾对媒体表示,如果全国有1000万用户,每天100万单,打八折的情况下每年收入250亿元,年利润是92亿元,税后是70亿元。
单从数字来看,这就将是一个巨无霸。而且根据神州最新披露的信息,要达到这一目标,基本是在现有基础上扩大两到三倍。以目前国内市场的容量和神州的发展趋势,一个更大的神州专车完全有可能出现。
- 神州逐步止亏,并将要实现盈利
- 快鹿集团发布公告:徐琪被免职 韦炎平接任董事长
- 标普将南京银行评级展望由稳定调整至负面
- 赛明贸易召回计划:召回部分CANNONDALE
- 美的与库卡签订具约束力投资协议 承诺不会对库卡
- 华润声明:对宝能罢免万科全部董事监事的提案有异
- 绿地与国家开发银行就一揽子项目签署银企战略合作
- 企业家们怎么看待王石?
- 融创孙宏斌:近期土地市场风险隐现已停止竞拍土地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