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据报道,春雨医生已完成12亿融资Pre-IPO环节,2015年线上问诊业务实际收入1.3亿元,盈利3000万,计划分拆打包上市,目前A股并购或者新三板两大方案尚在踟蹰。
春雨医生创立于2011年7月,曾用在线轻问诊(即QA)收获了自己的第一批用户,随后其接着推出了私人医生服务,而在去年,一直专注线上的春雨医生宣布将开设线下诊所,一时引发关注和争议。
张锐曾表示,春雨医生的战略有QA、私人医生和保险三个关键词。2011年7月,春雨医生正式上线,推出轻问诊服务并赢得首批用户,QA即是春雨医生1.0时代轻问诊服务。但是轻问诊存在用户体验不完整,以及医学的安全性和科学性无法得到保障的缺陷。这些缺陷促使春雨医生开办线下诊所。
可以看出,在张锐的规划中,在线问诊、私人医生、线下诊所是一脉相承互相倚靠的链条,如果春雨医生拆分线上问诊业务独立上市,意味着春雨医生由在线问诊延展出来的业务链条将被打断。
事实上张锐也对媒体表达了关于上市的无奈,他表示作为春雨医生的创始人和管理者,他并没有上市意愿。“上市是资本方需求,对我而言是还债,毕竟春雨医生核心业务盈利的结果是投资人支持促成的。”
而面对腾讯科技的求证,春雨医生创始人及CEO张锐的回应是有关上市一事“现在没有定论”。
当前,在线医疗吸引大量资本涌入,但实际上目前仍未诞生成熟的商业模式。身为移动医疗行业的明星公司,春雨医生同样遭受这样的质疑。
去年10月,春雨医生曾经历“被倒闭”风波,彼时一篇《论春雨医生倒掉》的文章得到大范围传播,该篇文章从医疗市场状况、春雨医生模式以及政策环境三个角度,分析论证春雨医生的模式行不通,并认为春雨医生去年上半年以来开线下诊所的做法,就是其黔驴技穷的表现。
对此张锐曾反驳,春雨医生开线下诊所不仅是为了完善用户体验,还因为线下诊所还是未来盈利的关键一环,他认为,“所有的移动医疗公司的盈利模式就是保险或者保险类产品,体量大的就是保险公司;体量小的就跟保险公司合作。”
去年11月,春雨医生与中国人保财险宣布签订了产品创新战略合作协议,试水通过商业保险获得盈利。
但是,分拆在线问诊业务独立上市与春雨医生管理团队的发展思路并不契合,此次春雨医生分拆在线问诊业务独立上市的消息传出,说明春雨医生背后的投资方已经失去耐心。
- 春雨医生确认正准备Pre-IPO 融资尚在操作
- 徽商银行困境:大股东频增持 公众持股低于25%
- 富士康提出过“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概念
- 乐视VR或收揽3亿融资 完成后估值超30亿元
- 途家并购58旗下蚂蚁短租 已完成资本交易
- 特斯拉欲收购Solarcity 交易总价大约为
- 腾讯入股Supercell尘埃落定,86亿美金
- P2P平台在线贷非法集资超达7亿 公众本金1亿
- 传特斯拉将在上海建中国生产基地 总投资90亿美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