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按克卖如今论斤称
在篆新农贸市场内,记者看到了许多前来购买蓝莓的市民,其中,一位老年妇女提了两大袋蓝莓尤为显眼。“我今天买了5公斤蓝莓,才花了100多元,价格很便宜。一部分用来泡蓝莓酒,一部分做成果酱吃面包的时候用。”刘女士说。
“4年前,我首次吃到蓝莓是我女儿去青岛旅游时带回来的,觉得味道很是鲜美,就到昆明的农贸市场里面去寻找,都没有找到,最后在家乐福超市里发现并以23.8元/盒的价格买了两盒。”刘女士介绍,当时蓝莓的价格很贵,一小盒大约就是100克。
同时,在刘女士的印象中,当时据称昆明市面上的蓝莓大部分都是产自新西兰和瑞士,滇产蓝莓踪迹难寻。但是,记者了解到,现在昆明市场销售的蓝莓产自澄江、石林、红河等地,省外或者国外产的相对很少。
在篆新农贸市场内,像刘女士一样一次买很多公斤蓝莓的人并不少。“4月初蓝莓刚上市的时候也卖120元/公斤左右,现在蓝莓上市的数量多了价格也就便宜。”篆新农贸市场内销售蓝莓的商贩说。
只有深加工才有好出路
“在云南,"贵族水果"的效应引发了不少业主蜂拥而上,目前,云南省蓝莓的种植面积超过了1万亩,产量急剧增大,而产业链条上的深加工环节远远没有跟上,加之蓝莓鲜果保存困难,果农不得不降价售卖,导致价格出现下滑。”云南艾格尔蓝莓庄园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建刚表示。
“今年我们公司的蓝莓产量还不大,采用旅游采摘+零售的方式就能消化完,但长远还需靠深加工突围,目前我们公司正处于深加工产品研发阶段。”刘建刚说。
除了云南艾格尔蓝莓庄园有限公司,许多在滇蓝莓企业都已在从事蓝莓深加工的研究。“我们从事蓝莓的深加工已经有3年的时间了,目前已经有蓝莓汁、蓝莓干酒、蓝莓鲜酒、蓝莓果干等深加工的成品,在庄园内的餐厅、酒店、超市销售,由于产量的限制,我们的蓝莓深加工产品在市面上还没有销售,预计随着产品数量的增加,不久之后我们的蓝莓产品会进入普通市民的生活。”石林万家欢蓝莓庄园企宣部主管李春华说。
- 我国食糖产业突破发展“寒冬期”还需转型创新
- 西王食品主业荡秋千后找备胎:从卖玉米油转卖减肥
- 超60%消费者不信保健食品广告
- 啤酒业巨头不再“畅饮”欧洲杯 市场格局江山已定
- 皇台酒业坎坷求生路:债务缠身拖累摘帽 主业不振
- 终结配方过滥现状 婴配奶粉新政将淘汰部分小公司
- 中粮启动瘦身计划:法人单位减少两成 企业减亏5
- 中国玉米油老大争夺战:西王和长寿花全品类竞争激
- 谁将成为麦当劳中国接盘者:绯闻对象增至4家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