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生产者补贴政策细则正式落地
2016-6-21 9:07:44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多年以来,我国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实行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对保护农民利益和种粮积极性、保持市场稳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用作用。
目前,我国粮食供求总量保持基本平衡,但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和粮食供需格局变化,近年来粮食供求结构性矛盾逐步凸显,特别是玉米已呈现阶段性供大于求局面,库存高企、财政负担加重、国内外价差较大、收储和进口压力不断增大、用粮企业经营困难等问题突出。面对粮食市场供求的新形势,原有玉米临时收储政策面临的矛盾日益显现,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今年4月初,市场不断出现有关今年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将调整为“市场化收购+补贴”的消息,但均没有详细的、实质性的政策和措施出台,市场预期有关机构不会对玉米收购放任不管,新政策里面肯定会有保底收购等条款。
从财政部发布的消息来看,补贴政策的基本安排是:一是市场定价、价补分离。即玉米价格由市场形成,同时中央财政将对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给予一定补贴,并鼓励地方将补贴资金向优势产区集中,保障优势产区玉米种植收益基本稳定。二是定额补贴、调整结构。在玉米价格由市场形成的基础上,国家对各省(区)亩均补贴水平保持一致,补贴基期也在一定年限内保持不变,充分发挥价格对生产的调节引导作用,体现优质优价,促进种植结构调整,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三是中央支持、省级负责。根据国务院有关决定,中央财政将一定数额的补贴资金拨付至省级财政,并赋予地方自主权,由各省区制定具体的补贴实施方案,确定本省区的补贴范围、补贴对象、补贴依据、补贴标准等。四是公开透明、加强监督。补贴操作应当坚持公开透明,地方政府拨付补贴资金等应当充分利用此前粮食直接补贴的工作基础,自觉接受社会有关方面的监督,切实加强组织实施,确保将国家财政补贴资金兑付给玉米生产者。
另据了解,今年财政部还将及时拨付产粮大县等奖励资金。今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产粮大县奖励资金394亿元,比去年增加22亿元,奖励资金进一步向商品粮大省、粮油调出大县倾斜,并对黄淮海的玉米产区增加资金安排,鼓励地方加大对新型经营主体的支持,保护好种粮积极性,并促进玉米等种植结构调整,更好地推动实现农产品收储制度改革目标。
- 《垃圾强制分类制度方案(意见稿)》出炉
- 《中国制造2025能源装备实施方案》印发
- 新《广告法》颁布以来 保健品广告违法率下降了9
- 卫计委:到2020年初步形成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
- 新修订《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亮点解读
- 河南“营改增”试点改革红利初显 纳税人主动参与
- 首批去产能资金下达企业 化解过剩产能
- 《关于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的
- 户外运动冲锋衣国家标准将于11月1日起实施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