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2016是兴趣推荐引擎爆发元年,各位你怎么看?
2016-6-12 14:42:51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凡是不能调动最广大社会力量参与的行业,都不足以成为时代潮流。直播,本质上是为草根明星提供一个舞台与机会;VR则是技术精英们自娱自乐的高档游戏。正如此前O2O大热一样,兴趣推荐引擎注定成为2016年毋庸置疑的关键词。
2016年是兴趣推荐引擎发展元年
为什么说2016年是兴趣推荐引擎发展元年?因为它适应了“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潮流,重新整合了分散化的自媒体资源、更重要的是重新发现并挖掘开发了文化自媒体群体(此前以科技博客为代表的科技自媒体曾盛极一时)。
何为兴趣推荐引擎?简单来说,“兴趣引擎+推荐引擎=兴趣推荐引擎”。继搜索引擎和推荐引擎之后,兴趣推荐引擎已经成为移动互联时代的象征之一。在这个时代,以今日头条和一点资讯为代表的兴趣推荐引擎迅猛崛起。其中,今日头条将主要用于电商领域的传统推荐引擎创造性地用在了资讯APP领域,一举成为互联网界的现象级产品。几乎与今日头条同时,一点资讯创始人郑朝晖则利用搜索技术、个性化推荐技术、社交推荐技术,独创“兴趣引擎”。事实上,今日头条和一点资讯已经为资讯APP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兴趣推荐引擎时代”,2016年则是兴趣推荐引擎发展元年。
2016年1月20日,一点资讯宣布实施大规模自媒体扶持补贴计划——“点金计划”;
2016年3月1日,腾讯公司宣布启动“芒种计划”,企鹅媒体平台,还将给予全年共计2亿元的补贴;
2016年3月10日,今日头条宣布成立 2 亿人民币规模的内容创业投资基金,同时启动旗下孵化空间 “头条号创作空间”。此前(2015年9月8日),今日头条曾推出“千人万元计划”,即头条号平台至少有 1000 个头条号创作者,单月至少获得 1 万元保底收入;
2016年4月12日,奇虎360与北京电视台合办的新媒体“北京时间”正式上线,主打新闻视频直播功能,类似于视频版“今日头条”;
2016年5月10日,阿里巴巴UC订阅号战略发布会在京召开,正式进军自媒体领域。
2016年6月6日,网易号自媒体奖励计划的第一批奖金,开始陆续发到网易号三星级及以上的账号手中。(很惭愧,只是为从事内容创作的朋友们做了一点微小贡献。)
2016年6月7日,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对外宣布:举全台之力组建的融媒体中心正式成立,同时由该中心生产的融媒体新闻产品“看看新闻Knews”正式上线。
2016年6月7日,新浪微博再次改版,首页(登录前)类似于今日头条;
不仅如此,校园市场也成为了兴趣推荐引擎竞相追逐的新蓝海。
头条学院。头条学院2015年7月23日,由今日头条文教频道创立,是今日头条文教频道负责的在线教育项目,旨在解决大学生在新媒体实战经验方面的欠缺,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新媒体从业者。定义:今日头条文教频道在线教育项目。目前,头条学院已经有三期来自全国各地的1400多位大学生正在学习。
Wemedia联盟。号称“国内自媒体第一联盟”,WeMedia旗下开放日沙龙是WeMedia自媒体联盟定期举办的圆桌类公益性线下分享活动,定期邀请自媒体人和行业实战者针对行业热点话题进行观点碰撞。5月27日, WeMedia开放日新媒体进校园第三站,在中国传媒大学如期召开。
新浪微博。4月28日,新浪微博校园联合支付宝、乐视、OPPO、猎聘等多家知名企业将在共青团中央的指导下,正式组成中国校园市场联盟,为大学生、学校、企业、媒体、政府搭建一个多方对话,多元互动的平台。
关于兴趣推荐引擎,童鞋你怎么看?
作为一种互联网潮流,兴趣推荐引擎亦具有波浪状传播效应: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到二三四线城市乃至城镇地区、从互联网从业者到其他工薪阶层乃至校园学子等。
为了进一步研究高校学生对兴趣推荐引擎的了解与接受程度,由文史联盟发起,在中国最大的免费网络调查平台——问卷网上发布“校园资讯APP使用情况调查问卷”,最终获得650名随机抽样调研数据,以飨读者。
结论一:女童鞋比男童鞋更喜欢刷屏,尤其是小鲜肉
结论二:无论文理科,学子们都有一颗“文人心”
结论三:学习娱乐,才是校园资讯APP永远刚需
结论四:微信公众号仍是主流选择,兴趣推荐引擎该加把劲了
结论五:“有点闲缺点钱”,干点啥好呢?
- 魔兽之后再无魔兽,有关War、WOW、Dota
- 瑞士公民反对给自己白送钱的提案
- 电视剧市场会不会崩盘?让我们来理理账!
- 日本版微信LINE估值近腰斩 单季为啥能赚3亿
- 生活猛于魔兽:游戏一代之间的十年青春物语
- AKB48撕逼SNH48,姐妹团反目背后的恩怨
- iPhone 7 将会有全新配色,会取代「深空
- 王思聪手撕斗鱼引7亿次围观!谁揭穿直播的数据陷
- 杨元庆的尴尬盛会:联想的历史性衰退恐难回转?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