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O2O能够改造传统行业,提升效率,使它规模化。‘O2O’变成了一个‘肮脏’的词语,但我们不这么看。”这是风险投资机构经纬中国创始管理合伙人徐传陞在2016中国投资年会上做出的表示。
徐传陞继续看好O2O行业的原因在于,一方面,与O2O场景紧密结合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在用户群体中快速普及,这使得O2O常见的应用场景有了必要的技术支撑。
“过去五年,人们首次有了一个非常强大的移动设备,可以定位,有强大的应用处理能力,也可以图像化。”——徐传陞指的是智能手机。2015年,智能手机在中国城镇的渗透率“已经非常接近、甚至超过90%”,这是市场调研机构尼尔森的研究数据。
另一方面,众多有着O2O化刚性需求的生活场景未能加入这一潮流,换言之,在这些生活场景中,人们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发展空间巨大。
用户众多的刚性需求可以从行业内初创企业得到满足。以房屋装修为例,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目前能够快速对接设计师与潜在购房者,提升了后者获得高质量房屋设计方案的效率,但“你的快乐到这里就结束,接下来的3-6个月很痛苦”,徐传陞表示。
这么说的理由在于,房屋装修中关于选材、细节处理方面存在大量琐事,让购房者非常烦恼,而这些琐事本可以通过O2O得到解决——这是O2O对传统行业进行改造的巨大空间。
2015年夏季开始的二级市场资本震荡使得原本“热闹”的创投市场迅速转冷。这让众多“以大量补贴快速获客”的O2O初创企业无法融得下一轮资金,无以为继,纷纷关张。
此前,经纬中国的创始管理合伙人张颖在2014年年末, 向被投公司的掌门人发出公开信,提醒其注意“正变得无比疯狂”的创投市场在泡沫破裂后可能很快到来的互联网低潮。
与这一判断相呼应,2014年下半年,经纬中国“开始刻意减低我们的投资速度……更早对O2O场景提出了担心”,徐传陞称。
事实状况是,在2015年上半年由非常规力量推动的二级市场浪潮退去后,众多投资者和创业者面临“裸泳”。甚至有投资人向腾讯财经表示,这一轮“资本寒冬”很大程度“就是冲着O2O行业去的”。徐传陞的判断是,“大家都觉得(O2O)不行了,但经纬认为不能把洗澡水和婴孩一起倒掉。”
很多不是刚性需求的O2O服务可能就此倒下,“没有补贴就变得可有可无”,但满足刚性需求的公司“在不补贴的前提下也有存在价值。”——这便是经纬中国所寻找的O2O机会。
行业依然存在机会,但这是否能为风投机构带来投资回报?这与投资机构介入行业的时机有关。
经纬中国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布局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其O2O领域的投资方向。徐传陞回忆,尽管“也交了不少学费”,经纬中国“在5-7年前看到了移动技术的革新以及平台的崛起。”在这一大趋势之下,再去“考虑和延伸可能有哪些应用的场景,并发掘优秀的企业家。”
徐传陞称,做早期投资判断与创业者类似,“如果有6-7成的把握,方向正确,就已经非常不容易……其中有很多的运气,也要有专业的努力和创新。”
这家专注于A轮的投资机构在O2O领域投资了家庭服务公司“e袋洗”、互联网约租车公司“快的打车”、标准化清洁服务公司“小马管家”等多个标的。
对于O2O创业者来说,所谓“资本寒冬”是否还在继续?“相对比2015年二季度要冷,可市场总体上还有很多钱在运转”——然而对于多数公司来说,这并不意味着融资会变得更容易。
原因在于:当二级市场活跃时,手中握有大量现金的投资者纷纷进入一级市场投资,但当潮水退去,大量创业公司“嗷嗷待哺”,“这就引起了很多投资人下意识减低投资速度。”
徐传陞向创业家们建议:在目前的资本环境下,对于需要通过“烧钱”来建立用户规模、寻找盈利模式的企业,人民币基金在B轮和C轮的投资者接盘意愿有限;相对而言,美元基金对“商业模式不确定”、“3-5年内没有造血功能”的初创企业“有比较高的容忍度”。
经纬中国目前管理的人民币基金与美元基金规模“不相上下”,这是徐传陞在接受腾讯财经采访时做出的表态。他还称,经纬中国第四期人民币基金的募集工作正在进行中。
经纬中国官方网站显示:这家创投机构创立于2008年,由邵亦波、徐传陞和张颖三位管理合伙人共同管理。
- 天龙集团收购8.97亿元资产 布局移动营销
- 亚邦股份终止筹划资产重组 28日召开说明会
- 亚邦股份终止筹划资产重组 28日召开说明会
- 宝德股份拟定增募资6.6亿元 投向融资租赁等
- 人保集团出资10亿元 设首家保险系金服公司
- 45亿美元!蚂蚁金服完成全球规模最大的一轮私募
- 美盈森身陷并购陷阱:控股容易控制难 财务信息难
- 大名城拟25亿元收购中程租赁100%股权
- 国泰君安首推再融资计划 拟发可转债募资80亿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