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是我国经济信息服务的开创者。1984年,邓小平同志为新华社题词:“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1985年1月,新华社在全国率先创建经济信息事业。经过30多年建设发展,新华社构建了较为完整的经济信息产品和服务体系,在海内外拥有2万多家用户。
新组建的中国经济信息社,对新华社涉及经济信息业务的原经济信息编辑部、中经社控股有限公司、中国金融信息中心等部门和企业进行整合,今后将作为新华社经济信息业务的市场主体,负责新华社经济信息产品的生产和服务。
新华社社长蔡名照表示,从世界范围看,全球主要经济信息提供商都是建立在通讯社业务架构基础上的。新华社是世界性通讯社,发展经济信息业务,在组织架构、采集网络、内容资源、传播渠道等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新华社将把经济信息业务作为发展的战略重点,坚持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方向,努力把中国经济信息社建成与我国经济地位相适应、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信息服务机构,引领中国经济信息发展,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
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与世界经济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一带一路”、人民币国际化、“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不断推进,海内外对中国经济信息的需求更加旺盛。
中国经济信息社将发挥通讯社架构优势,充分运用国家通讯社和世界性通讯社的网络和资源,依托新华社在国内外的239个分支机构、5000多名采编人员,以及中国经济信息社近千人的专业团队,在世界重点地区和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设立经济信息采集机构,建立完善覆盖全球的经济信息采集加工体系,成为国际权威的经济信息总汇。
中国经济信息社将打造先进适用的产品体系,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国内外市场需求,坚持以用户为中心、以服务为引领,完善覆盖宏观经济、金融、行业等多个领域的产品体系,为用户提供优质信息服务。按照“互联网+”发展理念,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提高信息化、智能化服务水平。
中国经济信息社还将秉持开放理念,打造合作平台,与国内外信息服务机构广泛开展信息、技术、市场等方面的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享中国和世界经济信息市场发展机遇。
- 飞人乔丹民告官 把商标评审委乔丹体育告上最高法
- 奇虎360私有化项目已获国家发改委核准
- 道氏技术6千万参股石墨烯企业
- 新“打工皇帝”诞生 年薪超2亿日均62万
- Ole Ruch:通过合作理念 创造生活模式
- 借助领美收银系统 众安保险打通线上与线下消费账
- 王思聪诉手游《思聪的日子》丑化个人形象 索赔6
- 看看别人家的一季报!合康变频业绩同比增长20倍
- 腾讯再造开放平台 “互联网+生态村”落地海南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