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据市调机构Dealogic的最新数据,中企海外收购大爆发,今年前两个月,收购协议达102宗,涉及81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大增6.4倍。
普华永道交易服务部主管DavidBrown更是预计“中国海外并购交易未来几年将会保持50%的增长”。
有业内人士认为,人民币双向波动局面形成,企业资产配置需求日趋旺盛,同时,在政府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下,直接和间接地推动了中国企业海外扩张。
相关业内人士认为,产业升级的迫切性使“从海外收购获取相对先进的技术或品牌”成为中企的选项之一。此外,未来人民币双向波动概率更大,这促使企业考虑将剩余资金配置海外资产。
中国企业参与海外并购、投资分布于各个领域,并购企业囊括传统能源、矿业、制造业、消费品行业等等。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认为,“当前国内过剩产业面临较大去产能压力,企业出于转型及发展需要,将海外投资视为新的选择。同时,一些发达经济体,及巴西等新兴经济体的当地股权、资产价格相对便宜,这是中企“走出去”并购的好机会。
“‘一带一路’战略帮助中国迈向资本输出新时代。”近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张茉楠认为,随着中国资产规模、国内储蓄、结构调整等方面的发展与变化,中国已经具备了大规模海外投资的基础条件。
“中国进入对外投资的历史阶段。根据邓宁的投资发展路径理论,一国经济发展到达一定阶段时(人均GNP为2000美元-4750美元),进行投资阶段的转变就成为必然选择——推动这一转换的关键是提高对外投资的收益率,促进本国资本竞争优势的形成。当前,中国正处于邓宁所指的资本大规模输出的历史发展阶段。”张茉楠认为。
商务部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中国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投资22.3亿美元,同比增长41.1%,占同期总额的7.5%。张茉楠表示,根据劳动力成本和各国的自然资源禀赋相对比较优势,未来5年,我国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和资本密集型行业有望依次转移到周边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带动沿线国家产业升级和工业化水平提升,完成中国全球价值链的重构。
据统计,2015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超过1万亿美元,占比超过我国外贸总额的四分之一。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49个国家进行直接投资,投资额达148.2亿美元,同比增长18.2%,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12.6%。
张茉楠认为,未来,我国装备制造业、高铁等行业“走出去”的步伐将越来越快,为此需要进一步通过异地投资、兼并重组、国际产业技术联盟、参与全球创新网络等手段,实现由产品输出到产品、技术、资本、服务输出的转变,实现中国产业链的整体升级。
- 银行业新增贷款投向:住房贷款约占去年新增贷款三
- 贵州重点清理投融资理财类广告整治非法集资
- 贸易增速连续4年低于经济增速 G20高官南京急
- 互联网众筹买房暗藏风险 监管存短板投资者慎为之
- 可再生能源投资版图变迁 发展中国家首超发达国家
- 半年来首次降息 印度央行下调回购利率
- 传中国金融监管改革最早6月宣布 三会降为副部级
- 上海:加强非法集资风险排查 依法稳妥处置风险案
- 上市险企投资能力PK:太平排名冠军 平安成功躲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