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方鹏骞教授编撰的《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报告2015——中国公立医院改革与发展专题》近日发布。报告认为,新医改以来,尽管基层诊疗人次一直占多数,但大医院的上升速度却更快。2014年,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比例从59.1%下降到57.4%,而大医院从37.5%上升到39.1%。而住院服务方面,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的差距仍在扩大,到2014年,大医院的住院量近4倍于基层医疗机构。
分级诊疗,一般是指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以“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模式,让一部分常见病、慢性病的诊疗分流在基层医院,从而提高优质稀缺医疗资源的配置效率。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今年要在70%左右的地市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十三五”规划草案也提出,未来5年要全面建立分级诊疗制度。
分级诊疗制度在推进过程中仍然面临不少困难。“现在有一个通行的说法,就是三甲医院‘通吃’——患者、医疗费用、医保资金,当然还有优秀医生,这是对现在分级诊疗不尽如人意的一个比较通俗的描述。”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表示,“分级诊疗”目前做得不太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三甲医院,住院人次占全市住院人次的比例,由过去的50%左右涨到了70%。有些沿海城市三级医院的住院人次甚至占到了85%。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要建立起分级诊疗体系,基层必须要有患者认可的医生,从而达到“强基层”的目的,但这个过程比较缓慢。这时互联网医疗就可以发挥很大作用。
朱恒鹏表示,大医院门诊当中有百分之六七十并不需要到大医院来看,有一部分人通过互联网问诊或者咨询就可以解决问题,这样就可以减少一部分盲目到三甲医院看病的患者。此外,到三甲医院复诊的人次超过60%,通过互联网又可以截留相当一部分。这不仅仅是帮老百姓节省了成本,也帮医生节省了大量的成本,让他们有更多时间为需要他们的患者服务。
微医集团一位负责人表示,建议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互联网医院链接基层医疗结构,鼓励民营力量进入基层医疗领域。同时,将互联网医院远程诊疗费纳入医保,实现在线医保支付,为互联网医院普及提供有利条件。
- 卫计委:五种左右专利药进口药价格或将降幅过半
- 提至战略高度 仿制药行业或将重新洗牌
- 外资药企迎大考:奇贵特效药或将降价一半换市场
- 儿科医生培养计划或将写入十三五规划
- 中医药未来十五年战略发展规划 龙头企业将获新机
- 肿瘤液体活检市场初成 预测中国市场10年内或达
- 维生素价格上涨有望延续 VD3有望成下一匹黑马
- 药企成本增加药价或上涨 八成报批药品已被毙
- 中药配方颗粒市场限制性放开 饮片企业将迎来新机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