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中消协就曾针对网络订餐发布消费提示,在去年10月1号开始实施的新《食品安全法》中也对网络食品生产经营者作出明确界定与规范,但是网络订餐乱象目前依然屡禁不绝。对于此次被曝光,饿了么以及监管部门如何回应?
根据消费者举报和央视“3.15”晚会暗访组发现的网络订餐活动中存在的违法行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协调北京市、上海市、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迅速对网络订餐活动中无证经营餐馆和网络订餐第三方平台“饿了么”存在的违法问题进行了查处。饿了么回应称,已下线所有涉事违规餐厅,并开通24小时投诉热线。
饿了么副总裁郭光东说,“我们紧急成立了专项组,下线了所有的涉事违规餐厅,并且连夜部署核查全国餐厅资质,我们诚恳地接受媒体及社会各界的监督,也对这次央视报道出来的问题向消费者致歉,我们会采取更加更加严格的措施监管。”
同时,饿了么方面表示,将进一步升级入网餐饮审核流程,继续排查存量餐馆的证照真实性。郭光东介绍,“我们发现问题承诺在48小时内必须处理。以前是有两个部门市场和客服,现在我们增加了运营,三个部门一起来审核,互相制衡,来保证我们整个平台餐厅的资质,我们还成立了一个100多人的品控团队,在全国各个城市巡查,我们将来还会大幅的扩充品控团队的人员。”
不久前,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曾调查了9大外卖平台100家餐厅,发现超过八成餐厅证照与实际不符。上海市糖烟酒(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葛俊杰认为,现在这个在平台发展过程当中,下一步对食品安全的监管要加大力度。因为网络是一个平台,虽然具有精准营销、功效撮合功能,但是关键在撮合过程中,食品安全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作为平台方,不注重这一块的监管,下一步一定会出问题。
今年两会期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毕井泉表示,对于目前网上订餐平台接入企业存在不具备食品生产资质的情况要严厉查处。“没资质的应该严肃查处,应该研究追究网上平台开办者的责任,因为这个是需要许可证的。”
在去年10月1号开始实施的新《食品安全法》中就明确规定,网络食品生产经营者,必须要持照经营,在进行实名登记、明确责任、审查许可证之后方可售卖。并且明确了消费者的维权途径。这些规定改善了目前网络自制食品难以监管和消费者难以维权的现状。国家食药监管总局透露,在2016年将加大对网络食品的抽检频次,对于网购食品、网络外卖的抽检方向将在流通环节展开,对于网络外卖的监管首先将从外卖平台入手,将按照网购食品整体监管办法统一施行。
同时,三全食品创始人陈泽民也给消费者提出建议,消费者慢慢也要变成熟,自己都要有判断的能力、鉴别的能力和选择的能力,所以食品安全问题不光是生产厂家的责任,也不光是政府的责任,而是整个社会人人有责,全社会共同承担这个食品安全的责任。
- 洋河缘何叫停预调鸡尾酒:同质严重
- 啤酒业网络口碑:嘉士伯业绩下滑 负面信息引关注
- 大白兔奶糖换法国设计师设计包装 身价涨9倍
- 大白兔奶糖换法式包装身价增9倍 500克售26
- 云厨电商A轮融资5000万 加加食品望复制网格
- 红星美羚等17家国产奶粉遭通报 摆脱信任危机仍
- 浙江进口食品批次检验不合格率近4成
- 南京雨润再涉险:亏损五亿外加债务危机
- 茅台五粮液陷假酒泥潭 名酒厂打假任重道远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