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网络Wi-Fi控制无人机或者图像传输,的确有被劫持或者泄漏隐私的风险。”一名来自亿航无人机的专业人士告诉记者。
事实上,劫持无人机已不是新鲜的“黑科技”,在业内已有许多事例证明黑客能够运用安全漏洞对无人机进行操控。
去年初,国外安全研究人员RahulSasi开发了一款基于ParrotARDrone系统的后门程序Maldrone,这款程序能够感染飞行器,一旦成功与飞行器建立连接就能够通过软件交互对飞行器进行操控。
在去年举行的无人机黑客大赛GeekPwn上,也有选手通过无线劫持技术介入并获取对大疆无人机的控制权。
“央视曝光智能设备存在的安全漏洞风险,是要提醒广大消费者,让他们有个清醒认识。当然,最重头工作还应由厂商来完成。”大疆公关总监王帆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在昨晚“3.15”晚会之后,大疆在官网上发布了相关说明,指出有关短片中提到的无人机被“远程接管”的可能性,大疆在数月前即通过固件升级的方式将这一潜在安全漏洞予以解决,并且在官网上发布了各个产品的固件升级版本。
王帆告诉记者,“现在通过固件升级,各型号飞行器都不存在这一问题了。”大疆公告上也显示,只要确保固件及时升级至最新版本,完全可以消除这一隐患。大疆用户只需要在官网上利用MicreSD卡就可以拷贝下载更新文件。
- 西门子将裁员2500人:大宗商品不景气或将调整
- 湘潭电机集团两高管涉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
- 工商总局就反垄断案过招微软 已获取大量电子数据
- 大可乐确认倒闭 国产二线手机品牌陷入生存危机
- 中国航天科工在深圳打造智能机器人军民融合项目
- 芯片企业竞购战火再燃 仙童已收到收购要约
- 金年可穿戴市场增速达471.8% 市场规模12
- 河南将支持洛阳建设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基地
- 鸿海收购夏普触动了日本的神经?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