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看出,“十二五期间”,发改委四招齐发加速企业债扩围,助力企业直接融资。第一,发行规模迅速扩大。数据显示,包括企业债券在内的公司信用类债券融资在社会融资规模中的占比不断提高。2015年,新增社会融资规模15.41万亿元,其中企业发行债券净融资2.94万亿元,占新增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为19.1%,比2014年高3.8个百分点,较“十一五”时期末大幅上升了11.2个百分点,在社会融资规模中,已成为仅次于人民币贷款的第二大品种。
第二,创新品种不断推出。“十二五”时期,针对实体经济需求,政府陆续推出了可续期债券、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券、“债贷组合”、专项债券、项目收益债券等创新品种,积极发挥创新品种对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的融资支持力度。
国家发展改革委明确提出,2016年,在现有专项债券品种基础上,研究推出高风险、高收益债券品种。
第三,具体投向集中于基础设施和民生保障。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企业债券7166.4亿元,主要用于基础设施领域和民生领域。
对此,国开证券债券研究员李实对《证券日报》记者介绍说,预计未来停车场专项债会带动3万亿元的投资规模,而地下综合管廊每年也能带动1万亿元的投资。
第四,管理上简化申报程序,加强事后监管。
- 两会时间看“中国决心”: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打造
- 外资机构齐聚上海感知中国经济温度:金融市场改革
- 人社部承认医保养老基金存“穿底”风险
- 人社部:社保五险费率合计39.25% 收支平衡
- 市场波动未反映经济复苏 结构性改革成第三方案
- G20保持对外汇市场密切讨论沟通 周小川谈汇改
- 周小川: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正处于研究阶段
- 两会财经热词透新动向 供给侧改革稳步加码
- 楼继伟:目前最好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