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年会的重要主题是工业4.0,与会者也开始着重审视第四次工业革命给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制造作为一个“品牌”,在新产业革命的背景之下将如何转型,也成为中国企业家关注的一个要点。在全球100个最有价值的品牌中,中国只有两个。可说到只有8000万人口的德国,却拥有2300多个全球优秀品牌。
对于目前中国企业的比较优势,沈南鹏分析说,类似智能手机以及相关零部件的生产,中国都已经做的十分出色,之前这些品类的生产工厂都在欧洲,日本,现在则是以中国公司为主流。再说智能手机这种产品,在10年前都没有出现,现在却已经快速发展为最重要的沟通工具。现在,中国无人机飞行器市场的快速发展又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类似产业中,中国公司做到了弯道超车。
“如今,美国拥有的一套成熟的创新生态体系,中国已经基本都有。从创业资本,法律法规,到允许失败的创业文化,都已经不再是美国人的专利。而这种创新生态系统在中国的发展壮大,也是由互联网带动的。未来工业4.0所需要的科技创新,也需要在这一套生态系统下实现。”
与此同时,沈南鹏也坦言,在一些发展了上百年,相对成熟的产业,例如机械制造,中国制造的表现一般,也很难找到可以“弯道超车”的路径。简单到一个最普通的圆珠笔芯里面的钢珠,都还需要进口,主要是因为中国缺乏高级技术工人,也就是“工匠”。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林毅夫的观点也十分类似:中国企业在投入以人力资本为主,而非金融和研发力量为主的产业,已经发展的十分成熟。但说到那些需要占据大量金融资本,并且要耗费研发时间的产业,表现就没有发达国家的一些成熟企业出色。例如,2014年中国制造业进口达到1.3万亿美元,这些产品几乎都是技术层次较高,商品价格也较高。类似的产业往往都需要引进技术,加强研发,才可能有所突破。如果要再说到知名品牌,更是需要时间的积累。
“中国人均GDP去年是8000美元,美国是5.6万美元,所以中国人均GDP只是美国的1/7.等到中国人均GDP上升到美国的2/3的时候,中国制造和产业创新不仅有足够的资金来源,还会有足够强大的市场。”林毅夫分析说。
- 中国经济转型期须面对两大问题:高杠杆困扰与产能
- 去年消费市场运行平稳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31
- 上海第三产业占比创新高 对沪经济增长贡献率超9
- 美国预算赤字6年以来首增 未来10年或继续增长
- 十三五经济增长底线6.5% 多省市今年GDP目
- 海合会自贸区谈判重启 争取在年内达成协定
- 人大财经委副主任邵宁:结构调整有两个目标
- 商务部:去年吸收外资规模创新高
- 鲁比尼:中国经济会颠簸式着陆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