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货币政策基调仍被定性为“稳健”,不过,大部分市场人士认为,从目前中国经济的走势来判断,2015年已经开启的降息降准周期不会在2016年就戛然而止,不过,在降息、降准的频率以及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上将有变化。
过去中国市场流动性最为重要的来源——外汇占款持续缩水的势头未变,在这样的背景下,降准的必要性不言而喻。渣打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丁爽表示,基于政府会出手防止投机性的资金流出以及企业的境内外资产负债表会更为平衡等原因,测算2016年中国资本外流规模将比今年下降三分之一左右,在这样的假设下,若要保持广义货币(M2)12%的增长率,需要200至250个基点的降准,因此,降准次数应在4至5次左右。
而关于降息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市场观点则显现出分歧。一些市场人士分析指出,鉴于2016年CPI会温和回升,降息的空间已经不大。另外,2015年连续的降息似乎对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作用有限,是否要继续降息值得进一步考量。不过,招商银行同业金融总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表示,2016年经济下行压力不减,停止降息会加大经济下行压力,货币政策调整应有预见性。
市场还预期,在2016年,央行将通过更多自身货币政策工具箱的多种价格型调控工具来继续引导市场利率和企业融资成本下行,2015年央行多次提及的新的货币政策框架将更为清晰。在2016年,在已经频繁使用的PSL、MLF等中期利率工具之外,央行也将促成短期目标利率的进一步完善。
- 今年财税金融齐攻坚:保持货币流动性 矫正要素配
- 金融调控应从五方面入手 仍需择机适度降准和降息
- 专家认为新兴市场发生金融危机概率极低
- 中国社科学院“京津冀协同发展智库”将正式挂牌
- 10年期国债再创两周来的最大下跌
- 彭博富豪榜:王健林369亿美元继续稳居亚洲首富
- 多名私募回归公募 憧憬公募牌照
- 基金排名最新战况:船小或许好掉头
- 混基已成公募主力:股基变混基2016年基金打新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