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何在?
在安邦咨询(ANBOUND)研究团队看来,对于中国经济这样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导致宏观政策效果不佳的原因肯定不是一两个问题,而是长期积累的系统问题。中国经济经历了几十年的高速增长,各种要素比较优势正在消失,经济增长方式面临转型,产业结构面临深刻调整,快速城市化制造的各种问题需要消化,长期以来对民生与社会保障的忽视需要纠偏,市场秩序和收入分配方面的问题需要调整。具体到经济和市场效率问题而言,当前最需要推进的,则是深刻的市场化改革。
我们注意到,李克强总理日前对金融领域做了系统讲话。他指出,当前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要引导金融机构围绕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创新服务方式,有效破解融资难、融资贵,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一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信贷总量适度增长,加大定向调控力度,支持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小微企业,降低服务收费。二要加强对信贷的分类指导,做到有扶有控。支持先进制造等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升级改造,进一步改善续贷管理,对市场前景好、暂时有困难的企业不断贷、不抽贷,对破产重组企业提供必要资金支持。三要发挥开发性政策性金融作用,加大对棚改、水利、中西部铁路等领域的金融服务。四要发挥国家引导基金、政府融资担保体系等作用,鼓励金融机构积极提供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培育经济新动能。
对于货币政策,李克强总理表示,我国货币池子里的水不少,但向实体经济传导仍存在不少体制机制障碍,对此靠大水漫灌无济于事,而是要依靠改革开放加以破解,提高金融调控和服务的有效性。一是推动形成多层次、广覆盖、差异化的金融机构体系。放宽金融行业准入,加快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和民营银行,鼓励互联网金融依托实体经济规范有序发展。二是健全金融产品市场化定价机制,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三是突出加强制度建设,继续积极培育公开透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多层次资本市场,规范发展区域股权交易市场,健全和完善债券市场格局,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四是推进保险业创新发展,增强保险保障、资金融通和财富管理功能,运用保险投资基金扩大有效投资,更好服务经济发展。五是促进金融业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有序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一步放宽外资市场准入门槛,用好自贸试验区作为金融双向开放的试验平台,推广可复制经验。创新外汇储备使用方式,多种方式为“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提供全方位服务。
在我们看来,李克强总理的讲话中透露了大量的金融政策信息,值得金融机构、地方政府、企业高度关注。我们认为,李总理谈金融存在一个主基调:从松货币转向促改革——即中国未来的金融政策,要从单纯的货币政策放松、增加流动性供给,转向重点推进金融领域的市场化改革。从去年11月至今,中国的货币政策一直处在放松通道上,而且频率和力度都在不断加大,但政策效果并不明显,刚刚公布的三季度经济增速跌破7%(只有6.9%),就是一个典型。在这种背景下,只靠松货币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从现实经验看,中国市场上的流动性并不少,只要有投资热点,立刻会引发资金追逐。
然而,中国金融市场的最大问题还是市场化程度不够,“中梗阻”太多,使得央行宽松政策的货币供应,并未转化为对实体经济的融资支持。从李总理讲话看,未来金融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分为几个领域:一是放宽金融市场准入,今后社会资本成立民营银行可能更加容易。二是金融市场定价,随着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人民币的国内国外定价将会更加市场化。三是资本市场扩容,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还是会加快推进。四是金融业对外开放,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对外资开放资本市场等都会加大推进。
中国金融市场的问题并不只是货币政策松与紧的问题,在保持基本宽松的政策环境的同时,今后中国金融政策的重点将更多转向市场化改革,消除很多不开放带来的梗阻现象,从而提升货币政策的效率和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 央行官员:我国将会有第一批绿色金融债发行
- 央行:四季度经济偏冷银行家环比上升
- 人民币2016年起成津巴布韦流通货币:对国际化
- 马骏:绿色债券市场或将成绿色产业融资重要渠道
- 社保中断影响大 影响购车看病甚至子女入学
- 温州民间融资综合利率指数覆盖全国46城
- 保监会出手:险资举牌需披露资金来源及现金流
- 资本游戏“凛冬” 三板挂牌PE项目临三考
- 政策待明确“等”字当头 暂停波及面不止PE机构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