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全新的平台,中国一拖将通过在科技研发、市场战略、制造能力等方面的不断提升,推动我们位于东欧地区的研发中心不断成长壮大”,中国一拖董事长赵剡水说。历经60年沧桑的中国一拖,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引领下,正向着“卓越的全球农业装备供应商”这一目标大步迈进。
新中国成立后,战乱初定、百业待兴,要解决吃饭问题,用现代化装备增加粮食产量的要求极为迫切。1955年,新中国第一个拖拉机制造厂在洛阳破土动工。3年后,第一台“东方红”拖拉机披红戴花,在锣鼓声中隆隆地开下了生产线,从此开启了中国“耕地不用牛”的新时代。“东方红”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一个符号,开始走进千家万户。
从第一代东方红54型履带拖拉机开始,一拖产品由少到多,迅速装备全国。计划经济时期,全国60%以上机耕地的作业都是东方红拖拉机完成的,“东方红”,让这个土地上的人们吃上了饱饭。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拉开帷幕,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广袤的沃野裁成了一块块“面条田”,引发了农业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一拖顺势而为,迅速推出8档小四轮,打开了市场。农忙时耕地、农闲时跑运输,“东方红”装载着朴实的致富梦想,把越来越多的农民送进了“万元户”的队伍。
后来,一拖引进吸收,洋为中用,集成发展:引进意大利菲亚特拖拉机、英国里卡多柴油机技术,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的跨越式发展;建立多个海外基地,大中轮拖创多项国内农机企业出口之最;在资本市场,一拖成为国内农机行业唯一的“A+H”股上市公司。
2006年,一拖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2012年,东方红动力换挡拖拉机正式批量面市,打破了国际农机巨头在该领域的垄断格局。在互联网时代,一拖又上线东方红e购商城,从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各个环节全方位拉近与用户的距离。现在的一拖,已经从一个老牌工厂,逐渐发展成为庞大的现代化工业集团。“东方红”也已成了农机、工程、动力领域的一块“驰名商标”。
时光匆匆,掩埋多少岁月痕迹;大浪淘沙,积淀多少风云故事。直到如今,在中国的许多农村,还保留着印有东方红拖拉机的年画。人们把它当作一种记忆,也当作对一个时代的敬仰和缅怀。“游大厂,开大车,享用定制大食堂”为特色的“东方红”工业旅游,也已经悄然成为关注热点。自2012年4月正式运行以来,这个蕴含着情怀和回忆的旅游项目,已吸引数十万名游客参观,被誉为洛阳旅游的新名片。
赵剡水说,今天,中国的工业和农业都在经历着深刻变革,一拖仍将继续引领制造潮流,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 多家车企或将提前完成年销量目标 车主投诉激增
- 多家车企或将提前完成年销量目标 车主投诉激增
- 广汽或再获大股东增持 押宝自主业务拟酝酿员工持
- 阿斯顿·马丁与乐视打造概念车将于明年发布
- 专家称: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在于轻量化提高续航能
- 福特2016年将在加州测试Fusion混动自动
- 福田汽车将投资50亿元发展新能源智能化产业基地
- 谷歌将涉足激光雷达?称旨在降低无人驾驶汽车成本
- 根据调查显示消费者会接受无人驾驶汽车吗?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