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需要颠覆,是因为我国物流成本占GDP比重达17%至18%,是发达国家的2倍。而煤炭物流成本所占比例更高,占比为最终价格的50%—70%。痛点越大,机会越大。目前,在煤炭生产成本降无可降的情况下,物流费用已成为煤炭生产企业降低成本的新大陆。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下称“太原煤炭交易中心”)从最初确立“一核三系”服务体系开始,就视物流为重要保障。眼下,他们为煤炭“上门”添柴加薪的黄金时刻到了。
力推海江联运助力库存、销售前移
11月20日,煤炭企业在行业寒冬中冻得瑟瑟发抖的时候,太原煤炭交易中心联手中林如皋港务集团设立了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中林如皋港交收库暨华东煤炭矿业交易服务中心。煤炭企业可以将煤炭放在如皋港这个紧贴下游用户的交收库内,由华东煤炭矿业交易服务中心连接买卖双方,通过“海江联运”和3小时汽运路程覆盖整个华东地区和部分华中地区,实现煤炭库存前移和销售前移。
所谓“海进江”,就是南运的北煤在华北下海后,经海轮运输,在长江口各港口接驳,用江轮低成本运输到沿江消费地。和铁路运输相比,“海进江”运输成本有很大优势。比如从大同新高山煤矿发货至湖北武汉青山电厂,采用“海进江”运输算下来的运费是250元/吨左右;如果采用铁路运输,实际运费为320元/吨。
不仅节省物流成本,进入交收库的煤炭企业还可通过这里的金融服务盘活资金,这对现金流极度紧张的煤企而言是绝对利好。“煤炭企业的煤炭进入交收库后可以通过仓单质押或货权转让的形式,提前拿到大约70%的货款。在此期间,交易商还可以在我们的交易平台上进行挂单销售,盘活存货。”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结算中心主任王渊向记者介绍称。
服务为核打造智能煤炭物流
其实,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对下游交收库的布局早已开始,去年以来,太原煤炭交易中心豫北交收库、徐州港交收库相继启动运营,今年还在煤炭生产地忻州和临汾设立了分支机构。
作为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的全资子公司,山西煤炭物流发展有限公司承担了其物流体系的构建任务,该公司总经理仵施理把这些下游交收库和分支机构比喻成交易中心的“触角”,一头打通市场“最后一公里”,一头延伸到煤炭生产的“田间地头”,核心只有一个——服务,对接下游市场,服务上游企业。
“客户想要什么服务,我们就提供什么服务。”仵施理具体分析说:“现在市场不好,今天买了明天可能就跌,所以煤炭用户都是去库存化。交收库一是帮助煤矿销售前移,把煤矿搬到市场前沿,我们还提前支付部分货款;二是帮助煤炭用户库存前移,买方不愿多买,就放在交收库里,也不用承担价格变化的风险。”
太原煤炭交易中心主任曲剑午告诉本报记者,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将在煤炭主产地、消费地、集散地和交通枢纽地等一些重要的物流节点布点、布局,由省内向省外认定一批交收仓库,逐步建立完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三大区域煤炭销售网络,打造山西省资源型产品物流工程,辐射全国。
交收库体系的建设是太原煤炭交易中心整个物流服务体系中的一环,在其设想规划中,创新发展智能化、信息化的物流体系是方向。首先是智能煤炭物流,曲剑午向本报记者作了具体解读,就是指运用物联网思维,在煤炭洗选加工前充分掌握下游企业的需求如煤种、质量指标、数量等,按照需求组织生产,改变目前煤炭产品不能完全满足用户质量需求的现状。其次是通过建立公路煤炭车联网,吸引车辆以及运输实体注册,为供需双方提供配送服务。而交易中心通过车联网对公路运煤车辆实时动态跟踪,实现对公路煤炭物流的统一管理和调度。最后是根据铁路、公路运力和运价的实际情况,探索开发运价指数,为买卖双方提供定价参考。
曲剑午坦承,构架这样一个体系任重而道远。比如建立一个第三方的物流信息平台,政策上能给予怎样的具体支持?如何吸引煤炭物流供需双方增加用户粘性?如何推动煤炭物流标准化?在煤炭运输这个红得不能再红的红海中挖掘供应链管理下的物流蓝海,太原煤炭交易中心何去何从?我们拭目以待。
- 我国核电自主软件出炉 跻身核电大国敲门砖
- 电改打造电企混改样本 长江电力抢占先机
- 煤炭企业寒冬破局难 产能过剩出清更待企业转型
- 大中型矿山前三季亏损52亿 淘汰过剩产能需环资
- 中国主动加速向绿色低碳能源发展转型
- 巴黎气候变化大会 葡萄牙承诺到2030年不再使
- 煤炭行业正处于扭亏脱困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
- 煤炭业处于扭亏脱困与转型发展关键时期
- 中国核准多个核电项目 减低对化石能源依赖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