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原油市场处于买方市场,产油国对于市场份额的抢夺显而易见。美国、俄罗斯等非OPEC产油大国步步紧逼,而沙特、伊拉克和伊朗也均有扩张之心。
这也意味着在原油产能过剩是长期格局。同时,目前原油库存也已经是历史高位。
分析师表示,尽管油价已经跌至低位,但是价格仍处于一个寻底的过程。预计2016年1季度美国的库存风险和伊朗石油解禁会让油价再创新低。
原油产量屡创新高
原油价格再创新低
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原油市场更是格外“寒冷”。
12月4日,OPEC半年度会议在一片争吵声中落下帷幕。在经过长达7个小时的讨论后,仍未能就减产或产量上限达成一致,产量“天花板”未能形成。
需要一提的是,2014年下半年之后,OPEC共举行了3次大会,均未形成减产决定。
本就供过于求的原油市场,不减产的决定导致原油价格再创新低,目前已经跌至2009年2月份以来的最低价位。
实际上,自从去年6月份油价开始下跌,在油价低位波动一年有余的情况下,OPEC并没有像过去应对油价危机时采取限产保价措施,而是选择了维持产量以保住市场份额,也是OPEC和非OPEC产油国之间竞争不断加剧的表现。
东证期货分析师金晓表示,通过对过去20年OPEC实际产量与产量上限的关系研究,95%的时间内OPEC的实际产量都是超过其产量上限的。在过剩的环境中,沙特、伊拉克和伊朗均有扩张之心,谁也不会因为产量上限的存在而改变自己的策略。
目前,全球油市处于买方市场,产油国对于市场份额的抢夺显而易见,在美国、俄罗斯等非OPEC产油大国步步紧逼的情况下,一贯实行配额生产制的OPEC也开足马力生产。
统计数据显示,OPEC原油产量已经连续18个月超过3000万桶/日的产出配额,2015年产量再创新高,主产国沙特的日均原油产量曾在7月份以1060万桶的数量创下历史最高记录,足以反映“市场份额”是OPEC、确切的说是沙特等主产国所要追求的首要目标。
业内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OPEC不止一次强调,在缺乏非欧佩克产油国配合的情况下,他们很难独自做出缩减石油产出的决定。冒丢失市场份额的风险、做支撑油价力度不明的决策确实不是明智之举。
产能过剩持续
油价或将继续探底
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原油产量创新高的同时,目前的原油库存已经是历史高位。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最新数据显示,11月27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存意外大增117.7万桶,远高于预期的减少47.1万桶,库存总量几乎已经触及今年4月份录得的纪录高位4.9亿桶;同时,当周美国国内原油产量增加3.7万桶至920.2万桶。
与此同时,IEA发布的报告还显示,全球石油库存已升至创纪录的30亿桶。
一边是库存创新高,一边是产油国仍旧不会减产,这意味着原油价格仍旧会继续下跌。
金晓表示,OPEC已经取代北美成为原油供给增加的中坚力量,所以供给过剩是长期格局。沙特、伊拉克和伊朗均会是OPEC未来增产的主力。
在他看来,尽管油价已经跌至低位,但是价格仍处于一个寻底的过程。预计2016年1季度美国的库存风险和伊朗石油解禁会让油价再创新低,WTI或跌至30美元/桶,Brent34美元/桶。
高盛的研究报告也认为,油价仍将“在更长时间内下跌”,预计供过于求的状况将持续到2016年末。
业内人士还表示,排除意外的情况,国际油市仍将乏力,油市供应过剩延续,美联储加息预期,均对油市形成较强压制,有悲观投资者甚至表示完全看不到市场回暖的迹象,多数能源机构对于油价的预期,也多表示将在2017年才能重回80美元/桶上方,地缘风险因素或对油市起到一定支撑作用,但毫无疑问,高油价时代已经远去,油价将面临长时间的低位运行。
而油价跌跌不休,石油公司恐怕也将面临更为糟糕的一年。
“小公司在2016年面临现金枯竭的风险。而大公司由于财务状况相对良好,即便是WTI跌至20美元/桶,仍能安全度过2016年。预期在2016年1季度北美石油公司破产潮或将启动。”金晓认为。
- 携程网订高铁车票默含20元保险 强行被保险
- 美联储有八成可能下周结束零利率 全球市场测试
- 人民币汇率连跌两日 中间价已跌至6.4关口
- 央行逆回购缩量 短期内降准概率上升
- 京津冀将实现保险通赔通付 推动区域监管标准一体
- 外汇储备降势未改 人民币贬值担忧难消
- 央行连续五个月增持黄金 推动外汇储备多元化
- 人民日报海外版:金价已处低位 增持时机不错
- 2016年国企改革有望取得显著突破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