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储外贸数据引发连锁反应
根据数据显示,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昨日下跌至6.4078,较前一个交易日下跌了93个基点。而随后开盘的在岸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也应声下跌,开盘即下跌约100个基点至6.4183,随后便在6.4160至6.4183之间徘徊。最终收于6.4179,创下自2011年以来最低收盘水平。
不仅如此,离岸市场的人民币汇率也出现了大幅下跌。昨日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最多下跌209个基点至6.4938,直逼6.5关口。随后虽有所回升,但截至记者发稿时,离岸人民币汇率仍然下跌184个基点至6.4915。
实际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贬值,其实从周一便已开始。本周一,央行公布了一组中国外汇储备的数据显示,11月份中国外汇储备大幅下降了872亿美元,超出此前市场预期。消息公布以后,人民币便开始出现震动。
而昨日,海关总署发布的中国外贸进出口数据再度引发了人民币汇率的连环下跌。数据显示,前11月中国出口降幅再扩大。业界普遍认为,进出口贸易额下跌或是长期趋势。随后人民币汇率再度出现较大幅度调整。
依旧承压但不会大幅下跌
对于未来的人民币汇率走势,业界普遍认为,短期内仍然有下跌的压力。高盛报告认为,美元加息以及中国经济增速下调,人民币可能还会进一步贬值。
下周美联储将召开货币政策会议,目前市场普遍预期,人民币对美元将会面临一定程度的贬值压力。瑞银最新的研究报告显示,明年可能美元将升息至1%。
不过,瑞银经济学家认为,人民币加入SDR之后,央行将有更多空间调整短期汇率政策,但人民币不会立刻明显贬值。“决策层可能担心汇率大幅贬值会导致资本大规模外流、贬值预期加剧。”
而汇丰银行则预计人民币将于明年进一步贬值,并伴随着更大的双向波动。汇丰调降2016年末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预测由此前的6.6元调至6.7元,并表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可能已经触及周期顶部。
不过,国泰君安证券分析师表示,美元处在强势周期,短期新兴经济体资金将回流美国,也应警惕新兴经济体市场风险。人民币汇率在这种情况下确有压力,但经济和金融稳定性增强,不存在大幅贬值的基础,仍将保持稳定。
- 央行逆回购缩量 短期内降准概率上升
- 京津冀将实现保险通赔通付 推动区域监管标准一体
- 外汇储备降势未改 人民币贬值担忧难消
- 央行连续五个月增持黄金 推动外汇储备多元化
- 人民日报海外版:金价已处低位 增持时机不错
- 2016年国企改革有望取得显著突破
- 国开行支持老挝银行卡支付系统提前上线
- 金融监管体制建设需一次基本到位 没机会试错
- 外储11月份骤降872亿美元 创近20年来第三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