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君安首席宏观分析师任泽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11月份出口增速低于预期,主要与全球贸易收缩有关。进口增速超预期回升,与基数效应有关,大宗商品进口未明显增加。
宏观经济研究员白朋鸣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进口好于预期的原因主要是,今年以来大宗商品进口价格不断下滑,对企业进口有一定刺激。同时,人民币有效汇率偏高,这意味着人民币的国际购买力相对较强,对商品进口有较大促进作用。此外,今年跨境电商发展如火如荼,对我国进口产生了较强助推力。
上海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胡月晓表示,商品高顺差改变不了我国国际收支净流出的状况,要维持中性货币环境,“冲销”性质的降准仍然是未来可期待的政策。预计未来将维持增速低迷但高顺差的格局,这是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格局所决定的。
数据显示,前11个月外贸进出口呈现多个特点。首先,一般贸易出口增长,进出口比重有所提升。前11个月,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规模为11.97万亿元,同比下降7.2%,占外贸总值的54.2%,较去年同期上升0.3个百分点。其次,我国对美国以及东盟出口保持增长,对欧盟以及日本出口下降。同时,前11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表现良好,民营企业进出口总值为8.11万亿元,同比下降1.8%,占外贸总值的36.7%,较去年同期提升2.2个百分点。
此前,为稳定我国外贸增长,海关总署出台了《海关总署进一步促进外贸稳定增长若干措施》,使通关更便捷、服务更高效,促进外贸稳定增长和转型升级。
白朋鸣认为,未来政府将加大简政放权,加大货币宽松政策力度,促进相关政策落实,刺激外贸增长。同时,将鼓励外贸企业向高附加值、品牌化方向发展。跨境电商有望成为我国进出口贸易增长的新动力,大力推进电商跨境业务发展。
- 进出口再现双降 仍好于全球主要经济体
- 贸易顺差前11个月扩大63% 出口连续5个月负
- 港媒称内地政府为促进国内消费 有意控海外代购
- 国产手机将拓展线下渠道 转战农村乡镇市场
- 烧钱模式下:二手车电商平台依然面临危机
- 京东筹建“京东智圈” 将依靠大数据进入线下商圈
- 亚马逊发力出口业务 中国市场将成重点
- 口碑将备战双十二:超30万线下商户参与 遍及全
- 百度发展之路:分拆业务与O2O战略将齐头并进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