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在上述这条朋友圈下面留言:
确实违规营销被处罚,之后分散多账号试图绕过;互联网交通公号具备较大群体性交通煽动能力,业务主体较大时按平台管理规则需提交全国性经营ICP许可,否则一旦出事平台需承担责任。年底会统一加强整治,滴滴违规一样处理,过去滴滴违规营销及红包也一样数次被处罚限制转发。
同时,马化腾还表示“平台会一视同仁”。
在12月3日晚间,腾讯“永久性”封杀了优步中国相关公众号,涉及上海、广州等十余个城市。公号上积累了许久的粉丝一夜归零。
对此,微信官方给予的回复是,微信公众平台近日连续接到用户反馈和举报,反映部分公众账号存在恶意营销,诱导分享,以及借助收集用户信息牟利的行为。对此,自3日起,微信公众平台对此类账号进行了专项清理和整治。目前,此类账号已经根据《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规范》陆续进行了封号等不同程度的处罚。
但微信并未公布Uber相关公号的具体违规行为,而且不可忽略的事实是,拥有微信的腾讯确实直接投资了优步的竞争对手滴滴,而微信也并非第一次将竞争对手“拒之门外”。
早在2014年,滴滴与快的尚未合并前,快的打车曾表示打车红包分享遭微信封杀,对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和用户的正当利益造成伤害。
今年2月3日,微信屏蔽了支付宝红包分享链接,微信公众平台开设的店铺也无法使用支付宝付款。
2月4日,网易云音乐和阿里系的虾米音乐、天天动听链接无法在微信分享。
对于微信平台的建设,张小龙曾提出,希望微信是真正的去中心化的。“微信不会提供一个中心化的流量入口来给所有的公众平台方、第三方。相反,我们鼓励第三方去中心化地组织自己的客户。”
可如今,微信的封杀行为却遭到非议。很多商家对平台是又爱又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微信在管理平台时起到了裁判员的作用,如果真正要做到公平、公正,必须有其他权力机关对微信权力其进行牵制,或者微信本身能够置身事外、保持中立。可微信背后代表的却是更大的利益机构,微信的任何行为都和腾讯的整个战略、策划息息相关。被利益牵扯的平台谈何公正?
援引《第一财经》报道中互联网实验室董事长方兴东的观点,造成优步“被封杀”的根源有三个:
一是缺乏反垄断法等法律的威慑力,法律形不成基本的震慑与约束;
二是缺乏基本规则和治理机制,平台的公共性与社会性如何与企业的商业性平衡,有什么机制能够防止滥用,保障公平公正;
最后也是最根本的,中国互联网巨头缺乏互联网精神的基因——自律缺失。
而擅长营销、创意迭出的Uber自然也不会任其发展,在微信公号被封后,Uber采取了诸多对应政策:制作相关海报悼念被封账号,建立其他社区引用户进入,趁机开展其他活动等。
- 12306验证码输入正确率仅8% 旅客怨耽搁抢
- 上汽赌新能源 5年内覆盖主流细分市场
- 丁丁网CEO谈“失联”事件 称会对消费者负责
- uber回应微信公众号再度被封 该处罚不公正
- 马丁飞行包中国首飞 光启成立钢铁侠俱乐部
- Uber3次被微信封号 是连接一切还是拒敌门外
- 美国欲卖“中国造别克” 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反对
- 长龙航空一货机因轮胎异常将返航安全落地
- 南航急救门事件追问:北京俩急救系统并存应听谁的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