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O2O模式(线上到线下)都需要开发自己的APP,唯有业绩和漂亮的数据才能吸引投资人投资或续投,进而使企业凸显出来。
先后在几家创业公司就职过的“80后”北京小伙子张晨表示,由于投资时机很重要,在投资初期,投资方有时需要在没有全面对项目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先行投资,这也使得一些企业趁机在投资前以极低的利润甚至是负利润来大搞活动,令使用量激增以获取短期的峰值数据。
在创业圈摸爬滚打过的张欢(化名)直言,自己公司开发的APP就曾找专业团队帮忙刷过单。
“我们主要找的就是一些专门的刷单服务商。”张欢表示,这些服务商和创业公司约定,他们能运用多种手段让你的APP在短时间内用户量和点击量都急剧上升。
“比如人们经常发现在玩手机游戏或者浏览网页时,会弹出一些广告条或推广栏,即使你点击了关闭,也会被计入到软件总点击量中;有时玩游戏为了过关必须下载一个APP,下载后又发现手机上同时又多捆绑安装了一个新的APP,这些都与刷单有关。”张欢介绍,还有的刷单商能直接通过技术人员在后台修改软件统计的总用户量和总下载量等数据;有些还能通过对应用程序进行评分和评论,打击竞争对手的应用。
除了这种“雇佣”型的刷单外,同样在创业圈打拼多年的业内人士蔡小飞介绍,目前创业公司中另一种比较常见的就是用补贴刺激来刷单。
创业公司利用给用户发红包、返补贴的形式,让用户以很低的价格来享受服务,用以提高总订单量,再利用这些补贴刷来的高数据来获取投资。
还有的创业公司会与一些单位寻求合作,以员工福利的方式让企业员工以极低的价格享受服务,带动业务量。
但蔡小飞直言,当前不少公司的高额补贴返还,已经近乎使服务免费,这虽然能在一段时间内带来大量的订单,但这种“烧钱”对于企业发展而言却是不可持续的,而且一旦补贴停止,也将会流失一大批客户。
2015年11月2日,“我爱洗车”CEO李东晋悄悄解散了公司,停用了常用手机号,留下了200多万元债务和170名被拖欠工资的员工。
这家创业公司的失败正是“烧钱”所致。
“我用过一次,给他们7元钱,洗1次车,还送1瓶玻璃水,两个人足足洗了40分钟,谁都能算出,成本远远高于收入。”这是“我爱洗车”一位用户的评价。
为了追求用户量的增长,“我爱洗车”长期做活动,洗一辆车一直7元,有时甚至零元洗车,而它们洗一台车的人力、物力等直接成本却将近30元。
“很多企业都倒在了这种非正常的‘刷单’竞争之下,但在这种创业的大环境下,还是会有后续的企业‘前仆后继’。”蔡小飞无奈地说。
- 滴滴顺风车司机强奸女乘客 网约车审核难题明显
- 工信部就推动民用飞机产业立法进行调研
- 小机场建设热背后 70%亏损靠补贴生存
- 中日高铁市场竞争激烈 亚洲和欧美成主战场
- 电动汽车受宠 混合动力不忍“冷宫”待遇
- 深圳机场携同阿里腾讯打造“智慧机场”
- 出租车反击战开始 强生宣布进军专车领域
- 中国飞机租赁行业掀收购潮 李嘉诚等富豪竞相角逐
- 国产支线客机ARJ21正式交付 即将投放北京等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