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源:房地产投资首次连续3个月负增长
房地产在多年高歌猛进后开启了长期去库存状态,进而导致新增投资的大幅下滑。这一变化给了其最大关联行业——建材业以毁灭性的打击。
交银金研中心最新数据显示,10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单月增速为-2.4%,这是继8月增速为-1.1%、9月增速为-3.1%后,连续3个月负增长。此外,房屋新开工面积单月增速除9月的“昙花一现”,10月再次跌入零值以下,同比增速-24.5%,累计增速更是从2014年后全线负增长。
“投资单月增速出现了连续3个月负增长,这在2009年以来尚属首次。”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房地产面临着长期去库存的状态,例如铁岭去库存周期恐达8年,这仅仅是房地产对投资负拉动的开始。
的确,易居研究院最新数据显示,重点监测的50个城市中,库存去化周期超过12个月的城市已经超过一半。其中,北海去库存周期高达30.1个月,烟台26.4个月,荆门25.5个月,呼和浩特24.9个月,三亚23个月。
造成巨量库存的主要原因则是过去十几年地方在建设扩张过程中的无序开发。然而,住房的需求量却是有限的。2015中国居民金融能力报告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家庭房产拥有率达到83.43%,拥有两套以上房产的家庭占到40.07%;其中有52.07%的家庭,房产价值占家庭总资产一半以上,16.19%的家庭这一比例占80%以上。
库存积压的现实意味着短期内投资仍难回暖。而房地产业一头连着投资,一头连着消费,因此,房地产投资下滑致使此前大量扩张的建材行业陷入全行业产能过剩。
困境:建材陷全行业产能过剩
衡阳是湖南的一座小城,但却拥有近百家水泥企业和水泥制品企业,年生产能力达1600万吨。然而,随着经济放缓、需求下降,衡阳本地每年的需求量满打满算不过800万吨,产能严重过剩。
衡阳水泥面临的困境只是建材行业的缩影。以陶瓷行业为例,产能过剩比例高达40%。2015年以来,珠三角地区便有12家陶企倒闭。此外,房地产占75%份额的平板玻璃行业,也出现了大面积的亏损。
“建材业的大幅下滑虽然不仅仅受房地产行业影响,但是房地产市场的疲软是其下滑的直接因素。”业内人士表示。
- 重庆围绕“一带一路”布局国际航线
- 深圳房价一年涨四成逼近4万 未来会或是“蜗居”
- 住建部:全国工程质量治理行动将进入攻坚阶段
- 房企剥离传统地产开发模式 土地市场将引爆退出危
- 房地产投资负拉动:建材业过半亏损 全行业产能均
- 一线城市频现地王 市场交易将变成国企豪门游戏
- 上市房企加紧布局养老地产 将面临三大难题
- 富力地产李思廉:房地产还会是一个好的行业
- 5年间百余上市涉房企业抛房产业务 低利润下洗牌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