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随着中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节节下滑,市场忧虑房地产还能否在拉动宏观经济增长中“挑大梁”。官方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下滑至2%,已经下探至历史次低位。受到房地产业下行拖累,“三驾马车”之一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一路创出新低。
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认为,房地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大小,取决于政策调整和去库存的时间,“现在(政策层面)还有杀手锏没出来”。
中央高层近期连续发声,明确传递出“去库存”的信号。王健林说,要去库存就不能出大的杀手锏,因为一旦出来,又会再次带动大量的投资疯狂进入房地产市场,引发更大的问题。“我觉得政府目前的操作手法是正确的,给点政策,让房地产行业慢慢地起,去点儿库存,然后在痛苦的过程中找到新的模式。”
王健林预计,由于人口净流入,未来8至10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难改供不应求的局面,房价还会持续上涨。
与王健林的观点类似,华远地产原董事长任志强在近期的一个论坛上表示,只要经济是增长的,房地产肯定会持续增长。他认为,房地产业依然还是被当做中国经济支柱产业来看待的。
任志强表示:“去年我说今年不会出现价格暴涨,原因是目前有了大量的库存”,但一年之内,之前的库存不仅没有消化掉,反而增加了1800万平方米,现在总的库存量已经达到6.8亿平方米,“这种势头还在继续,有可能会超过7亿平方米”。至于消化库存的办法,任志强认为需要放开政策,不限制购买第三套住房,以及加快“二孩政策”的落地。
新城控股集团副总裁欧阳捷日前也提出,随着信贷政策的不断松动,房价受金融货币政策的刺激,处于持续上涨趋势。2016年全国商品房均价预计增长10%。欧阳捷同样对库存有所担忧,他认为,“政府即使不出让一亩土地,未来五年都是去库存的周期,若政府继续出让土地,去库存周期还要继续拉长。”在去库存周期中,房地产企业往往面临较大的销售压力,拿地开工的积极性不足,开发投资难以回升。
标准普尔大中华区企业评级副董事李俊文日前指出,标普预计2016年开发商的合约销售额会有5%左右的增长,主要的内驱动力是房价还会上涨。目前很多开发商都把重心转移到一二线城市,这些城市因为竞争激烈土地价格已经上升,势必房价还会有所上涨。自10月20日,葛洲坝集团拿下楼面价每平方米7.5万元的天价“地王”开始,北京近一个月频频出现“地王”,近期成交的28块土地中有许多地价高于周边在售物业的高价地
- 王健林任志强力挺中国楼市 强调称亟须去库存
- 高地价风险:传华润招商悔拍 拿地1小时后散伙
- 标普称大部分地产开发商正在复苏 重点将回归一二
- 开发商冲击销售任务 武汉年底买房欲可“捡漏”
- 青岛上周新房成交达3684套 成交面积37.7
- 海南就加大经营性房地产用地供应 促进房地产业转
- 11月23日芜湖商品房成交90套 共计面积近9
- 津前10月二手房成交达96746套 成交创同期
- 天津首个保障房展馆受捧 已接待参观者超过400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