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网民称,近年来国人海外扫货非常普遍,消费外流十分严重,除了价格因素,国货不给力也是重要原因。也就是说,国人消费升级了,但国内有效供给却出现不足。为此,有必要增加新供给,促进新消费,以制度创新升级国内制造业,优化消费环境。在经济减速、结构调整的当下,改善供给侧管理可谓正当其时。
有效供给不足加剧消费外流
网民“一片冰心在玉壶”说,在日本被疯抢的马桶盖,其实有部分就是在浙江杭州生产,为什么这些产品需要出口转内销,中国游客要从海外扛一只马桶盖回来。这种画面无疑正在提醒中国制造必须转型升级,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金量和品牌含金量。
有网民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具有明显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的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在消费升级的过程中,供给的创新也变得更加刻不容缓。只有在创造让老百姓“能”消费、“敢”消费的环境的同时,更多地进行供给创新,增加有效供给,才能让老百姓真正愿意消费。
供给侧增量存量调整不可偏废
有网民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把目光转向能够满足他们高品质需求的国外市场。要适应并促进“新消费”,其新动能不只来自消费者和企业,也来自政府,来自“看得见的手”的有力推动。
网民“林文灿”说,要做好供给创新,需要做好供给侧增量和存量的调整。一方面,要积极围绕消费升级的市场需求,加快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积极推进养老家政健康、信息、旅游休闲、绿色、住房、教育文化体育等领域的商品和服务供给。另一方面,强调创新供给,也不能忽视传统的存量供给。传统产业领域需要加快推动产业升级,从提高产品功效、性能、适用性、可靠性和外观设计水平入手,全方位提高供给中存量部分的档次和品位,使其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 再制造产业链调查:标准缺失下的小众尴尬
- 习近平: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 国务院扩围营改增 生活性服务业有望先行落地
- 万亿元新消费计划加快 服务消费等六大领域将受益
- 十三五地方巡航新增速 全面小康时间表东快西慢
- 强厄尔尼诺影响我国气候 影响或将持续到明年春季
- 年底唱衰中国论调沉渣泛起 人民日报回应
- 全国总工会改革:领导班子设农民工兼职副主席
- 习近平将赴法国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大会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