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巨无霸诞生
美国当地时间11月16日一早,万豪宣布以122亿美元收购喜达屋。
喜达屋是全球最大的饭店及娱乐休闲集团之一,集团的品牌包括瑞吉(St.Regis)、豪华精选(TheLuxuryCollection)、W酒店(WHotels)、艾美(LeMeridien)、威斯汀(Westin)、喜来登(Sheraton)、雅乐轩(Aloft)、源宿(Element),以及福朋(FourPoints)。
万豪则是一家由J.WillardMarriott创立、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国际酒店集团,业务在美国境内外超过80个地区,管理逾4000家酒店,共69万间客房。总部位于美国华盛顿特区,员工15万人。
根据本报记者收到双方发布的官方消息显示,此次体量巨大的并购将以现金加股票的方式完成。而按照此前国外媒体发布的消息显示,每股喜达屋普通股将置换0.92股万豪A级普通股和2美元现金。喜达屋将拥有合并之后公司37%的股份。
目前全球排名第二的万豪在并购喜达屋之后持有的总物业数量将达到5500处,房间数量将达到110万间,从而也将超越此前排名第一的希尔顿酒店集团,成为全球最大的酒店集团。
根据官方发布的消息称这一交易预计将在明年年中完成,万豪首席执行官ArneSorenson表示,这是万豪成立88年历史上最大的一笔收购,扩大规模将让集团在变化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
在外界看来,虽然喜达屋近年来一直在出售旗下部分资产,但总体仍然是对公司未来发展有长远规划。而就在今年上半年喜达屋还推出了最新的子品牌TributePortfolio,并表示将在未来五年内在全球打造百家该品牌酒店和度假酒店。
但今年4月便已经有消息表明喜达屋聘用了投资银行意图“探索一整套的战略和财务选择以提高股东价值”。而公司高层也在不同场合暗示对并购持开放态度。
随后便有包括万豪在内的全球酒店集团正在与喜达屋接洽收购事宜的消息传出。
而上个月包括海航集团有限公司、锦江国际集团以及中投公司三家中资财团寻求收购喜达屋的消息传开,喜达屋准备卖掉自己的事实似乎已经板上钉钉。
但万豪出手收购喜达屋仍然出乎业界的预料,“酒店业轻资产是趋势,万豪自身已经规模足够大,收购喜达屋显然存在着一个如何消化的问题。”一位供职于国际酒店集团中国公司的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
酒店业并购潮兴起
“这给传统酒店业提了个醒,尽管在品牌和经营方面看起来似乎都不存在太大的问题,但缺乏成长性,并且资产过重是困扰这些跨国酒店集团一个共同的问题,”供职于某跨国连锁酒店集团的人士在17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更不要说还有Airbnb这样新业态的冲击,技术的变革对酒店业的改造时机已到。”
喜达屋过去十年里不断在剥离非核心资产,实施轻资产战略,通过对旗下酒店实施保留经营权出让所有权的方式,已经剥离近百家酒店。
但相比万豪、希尔顿等其他跨国连锁酒店集团,喜达屋持有物业的比例仍然较高,这也造成了成本居高不下,并拖累扩张速度的问题。
喜达屋公布的财务报表显示,公司今年第一季度的净利润仅为990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36亿下降了27.2%,到三季度净利润降至8800万,也较去年同期的1.09亿下降了19.2%。
而受经济环境影响,高端酒店面临入住率下滑的问题在中国同样出现,并且由于政府持续反腐败也使得高端酒店消费能力受到冲击。而喜达屋旗下酒店尽管高端精选品牌发展速度并不差,但缺乏有层次的细分市场,从而导致不少子品牌活跃度逐渐下降。
“对于万豪而言,收购喜达屋之后子品牌将超过三十个,这显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一些品牌逐渐消亡是完全有可能的,”前述外资酒店从业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但喜达屋的会员计划对任何酒店集团而言都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优质资产。”
喜达屋旗下优先顾客计划(下称SPG)是目前全球酒店行业非常具有优势的一项会员计划,SPG会员通过消费获得积分,可以将其兑换成客房住宿、客房升级和航班,且无日期限制。
喜达屋的结局也是全球酒店业目前困境的缩影,在新业态的冲击之下传统酒店的业务模式面临着改变的压力,因此类似的合并可能会持续发生。
同样的情况在中国市场也在上演,此前锦江股份收购铂涛酒店集团81%股份,从而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酒店集团。
- 西藏旅游占据主动得到法院撑腰 胡氏兄弟股权解冻
- 华住酒店的利润引擎到底在哪儿
- 麦当劳明确否认剥离房地产业务
- 万豪国际122亿美元鲸吞喜达屋 中外酒店加速竞
- 万豪击败中国买家吞下喜达屋 花费共122亿美元
- 继携程去哪儿合并 途牛同程也开始暗送秋波
- 万豪122亿美元将吞下喜达屋 创建全球最大酒店
- 广西旅发集团原副总张聪涉受贿逾百万受审
- 去哪儿网遭大量做空 投资者怀疑管理团队忠诚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