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壳未果终被收
日前,盛和资源公告显示,该公司拟以8.53元/股非公开发行合计约3.3亿股,并支付现金约2.22亿元,合计作价30.39亿元收购晨光稀土100%股权、科百瑞71.43%股权及文盛新材100%股权,其中,晨光稀土拟收购总金额为13.2亿元。本次交易完成后,盛和资源将直接和间接持有晨光稀土、科百瑞、文盛新材100%股权。盛和资源在公告中表示,此次重组能够完善产业链,增强盈利能力。同时,该公司产业链得以拓宽和延长,生产环节增加,使得营运资金需求相应增加。
在盛和资源此次收购的3家公司当中,最引人关注的当属晨光稀土,该公司此前曾两次试图借壳上市。
据了解,2012年晨光稀土试图借壳S舜元,但该方案随后遭到股东大会否决并引起纠纷。随后晨光稀土又与银润投资在2013年3月宣布重组,但2014年10月,该重组又遭遇失败,银润投资公告显示,因参与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的有关方面涉嫌违法被稽查立案,本次重大资产重组行政许可申请被证监会做出暂停审核的决定。
此后,在暂停审核期间,稀土行业的复苏不如预期,进一步增加了晨光稀土未来经营业绩的不确定性。由此银润投资决定终止与晨光稀土的重大资产重组方案。
有业内人士表示,两次试图借壳上市的晨光稀土此次被收购也颇为无奈,据了解,去年晨光稀土总资产25.39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9.91亿元,净利润亏损2014.52万元,该公司正面临着难盈利的局面。
此外,资料显示,晨光稀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具有较为完整稀土产业链的地方公司,现已形成年产2200吨各种规格的稀土金属和稀土合金产品的生产能力。虽然如此,晨光稀土仍难逃亏损命运。
背后现北方稀土身影
被盛和资源收购的同时,晨光稀土的参股股东北方稀土于当日发布公告称,北方稀土将参与盛和资源收购晨光稀土的本次重大资产重组。值得注意的是,北方稀土是目前国内稀土行业的六大集团之一。
公告显示,北方稀土持有晨光稀土9.25%股权,对应的未经审计净资产账面值约为7901.62万元,预估值为1.22亿元,预估增值额为4308.38万元,预估增值率54.53%。交易完成后,北方稀土约持有盛和资源1%的股权。
有业内人士指出,虽然晨光稀土无奈被收购,但对于北方稀土来说将产生利好。“由于盛和资源是上市公司,北方稀土获得更大的利润,而且并不排除北方稀土下一步会增加对盛和资源的投资。”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对于盛和资源收购晨光稀土等3家公司,以及北方稀土通过旗下参股公司重组成为盛和资源股东的行为,厦门大学能源经济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北方稀土借机入股盛和资源是稀土行业企业整合加速的直接体现。
企业间并购提速
实际上,晨光稀土被盛和资源收购,北方稀土借机又成为盛和资源的股东,小型、中型、大型稀土企业间的此类组合,被业内人士看做是我国稀土企业发展的预期模式,林伯强认为,国内稀土中小企业被并购的情况未来还将继续。“一方面是国家对于稀土行业的整合要求,另一方面,目前稀土行业低迷,中小企业难以盈利。”林伯强说。
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整个稀土行业的亏损加剧,根据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18家重点稀土企业2014年实现销售收入259.59亿元,较2013年下降21.12%,而且近年来一直处于下滑趋势。
与此同时,今年初,赣州稀土、江钨稀土、江铜集团3家将稀土业务板块进行整合,建立了中国南方稀土集团,而其他几大稀土集团也都在借自己的整合平台对中小型稀土企业进行收购。
据了解,自2011年至今,稀土价格持续下降,今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巡视员、国家稀土办公室主任贾银松曾公开表示,今年稀土行业首要的工作是加快推进中国铝业、北方稀土等六大稀土集团组建的实质性工作,并将在2015年底完成全国稀土矿山和冶炼分离企业的整合。
公开资料显示,此前国内稀土行业一直面临着应用产品开发力度不够、产业结构不合理的情况。资料显示,我国稀土应用产品的总体技术水平不高,部分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相对较低,整个行业仍以加工产品为主,应用产品数量不足。下游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应用产品仍然主要集中在国外。另外,稀土行业集中度较低,企业之间出现恶意竞争的现象,也使得国内稀土行业发展受阻。
林伯强表示,未来稀土行业乃至整个能源行业这种企业并购将会越来越多。“以稀土行业为例,六大稀土集团的主导格局将提升整个行业的集中度,行业内的零、散、乱现状有望得到彻底改变,行业逐步走向规范化、可持续发展。”林伯强说。
- 商务部:争取早日恢复光伏产品自由贸易
- 10月我国社会用电量同比降0.2% 高耗能产业
- 中国核电获拉美150亿美元大单 竞争500亿美
- 市场低迷下稀土行业限产保价并非长久之计
- 豪掷千金 东山再起:看光伏大佬们谁主沉浮
- 各路资本争相进入公共充电桩产业 市场尚未盈利
- 光伏补贴拖欠渐成死循环:约25吉瓦没领到1分钱
- 光伏十三五:下游企业颠覆上游话语权
- 新电改首家交易机构贵州揭牌 探独立运行谋电力金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