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当前随着国际社会对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的日益重视,发展新能源已经成为全球的一致行动。欧洲、美国、日本等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已经实现了新能源的规模化开发利用;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甚至沙特、阿联酋这些化石能源丰富的国家,也在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
朱明在会上介绍,“十二五”期间我国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应用规模不断扩大、新能源技术水平显著提升、政策支持和行业管理体系日趋完善。多晶硅电池组件的转换效率达到16%以上,光伏设备的国产化率达到70%以上,硅片、电池片和组件的产量稳居世界首位。预计今年年底,水电的装机容量将达到3.15亿千瓦,风电的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将达到4300万千瓦。
“十八届五中全会是对新能源行业、可再生行能源行业的一个重大利好。国家能源局正在编制新能源‘十三五’规划和可再生能源‘十三五’规划,其中15%和20%的非化石战略目标是能源发展的硬约束。”朱明称,在此背景下,国内政策支持和行业管理体系日趋完善,已陆续出台了光伏电站、垃圾焚烧发电,陆上风电,海上风电的电价政策,以及分布式上网电价补贴政策,有效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健康发展。相信2020年实现风电与煤电价格相当的目标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也可以实现。
但朱明同时也坦言,虽然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装机容量在世界各国中处于领先地位,但同时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中国的实际发电量跟发达国家比还是有差距,且新能源相关研究投入不够、研究力量比较薄弱,尚未形成产学研用一体的多层次的技术研发体系,核心技术依靠国外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
对此,朱明表示,在国家层面上,今后将在积极有序的发展水电、全面协调推进风电的开发、推动太阳能的多元化利用和大规模发展、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加强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建设及加强地热能和海洋能的开发利用等6个方面发力,确保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达到15%的战略目标。
- 印度放松煤炭使用规定增加全国燃煤电厂的煤炭供应
- 2015年10月份煤炭进口量创近四年半新低
- 能源局十三五能源规划:实施智能能源计划
- 价格走低成本竞争力加强 光伏产业成主流能源
- 煤炭市场变局:中企“觅食”海外电力
- 煤炭龙头联手保价 四季度状况仍难乐观
- 直流输电国家重点实验室或将落户南方电网
- 从十三五规划看中国未来煤炭发展新趋势
- 能源局谋十三五能源规划:将实施智能能源计划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