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创投万浩基:今天能融到钱的CEO都是强者
2015-10-30 13:47:15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10月24日下午,盛景网联全球风险投资峰会在北京举行,本次活动由盛景网联及中关村创新创业季组委会主办、北京中海投资及MC创投梦工场协办,创投梦工场作为协办方媒体将全程追踪报道本次活动。
经纬创投中国合伙人万浩基现场发布主题演讲,他认为中国经济、股票市场等因素都在影响今天这个行业里面的发展。但在正常的环境下对投资人和创业项目来讲还是非常好的时机,所以经纬创投对每一个项目和每一笔投资都做到负责。
经纬创投从08年到至今在美国有40年的历史,在中国管理将近30亿的人民币和美元基金。目前已经投资管理近300个项目,像移动社交、O2O、互联网金融、硬件、交易市场和医疗等项目都有参与,全面覆盖整个TMT行业。
以下是主要演讲内容:
万浩基:大家好,首先感谢主办方给我这样的机会花一点时间来讲讲非常重要的话题,他今天给了我这个跨周期投资的机会。先接上刚才的演讲,大家可能看到我在那个图上出现了。昨天和前天都拍了很长的时间,其实还是挺好玩的。我们昨晚拍到差不多晚上十点多,这不是我第一次来参加电视节目。可是这次节目我的个人感觉做的非常非常不错。从整个制作团队还有美方参加还有整个项目的设计,跟我们投资人的互动这几个层面上我觉得都是跟一般的创投的项目非常不一样。可能到时候播出大家就知道了,有几个项目我们还抢的挺疯的,大家都在互相抬价,不喜欢,有的逼不得已我们要联合投资。
今天邀请我们过来还是讲回这个核心。今天我来讲跨周期投资,先讲讲为什么要去选择。经纬中国在今天的创投行业里面也有一些代表性,我们尽管不是在国内非常悠久的资金,我们在中国有八年历史,在美国有40年的历史。在中国今天管理将近30亿的基金,有人民币,也有美金。投出来目前已经管理将近300个项目。300个项目里面来讲,可以算是一个大创业环境里面的一个缩影。我们基本上算是一个大数据公司,因为基本上简单在今天整个TMT行业里面能覆盖的项目我们全都覆盖了。大家可能了解到谈得比较多的移动社交、O2O、互联网金融、硬件、交易市场等等,包括医疗,基本上我们都有参与。
整个行业里面的气氛好与坏,加速、减慢我们都非常非常的清楚。我们基本上都了解这个市场和动向是什么样。大数据的基础下,我们最近有一个比较大的发现,今年可能大会要求我来讲,大家可能在外面听的比较多的就是说这个市场在转变,转变不是变好,可能是变冷。我个人判断不一样,可是我觉得总体上在速度上和创业投资环境上和资金规模和创业速度上都是慢了很多。有参加这个领域里面的同仁大家都非常的了解,在2014年可能是整个创投界里面的一个千年一遇的机会。每一个基金的投资速度非常快,可能是平常他们投资两到三倍的速度。我们的基金去年也投了接近90个项目,不想说其他,我们竞争的基金他们也投了非常多。
所以在非常高速的投资范围,为什么到了2015年会有这么大的转变呢?我觉得有几个重因素影响今天这个行业里面的发展。我觉得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总体的大环境改变,我觉得大环境里面有几个不同大的因素:
第一是中国经济,大家可能很多人都在听、都在说是否我们的经济在发展,我们的GDP是否也降下来,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股票市场,我们尽管在今年年初也拥有过一个非常不错的A股发展,包括其实很多在国内去美国上市公司也到了他们历史高峰。可是在最近半年,整个股票的价格和市场都下来非常多,影响到很多人的投机心态。
第三个很重要的环境,去年不管我们也好和整个行业也好,做了太多的项目。结果是什么?我们都需要去消化,我管这么多项目,我有没有这么多能力帮助他们,我是否还有这么多经历再继续投新的项目,不一定。这个东西的结果我可能要帮助我们每一个投资人项目,给他足够多的时间,充分的时间帮助他们发展。开董事会也好,他们下一轮融资也好,这些都会影响到投资者总体上我们的时间投入。
这几个大的环境下,到今天大家觉得资本上是不是有寒冬的存在。我和经纬不觉得有寒冬,我觉得速度是在降慢,逼不得已。我了解我们自己投资的速度和行业里的投资速度还是非常健康,我们比去年是低,可是我们比前年还是多。在整个创业环境里,包括基金的投入,包括能够拿到钱的一些项目,在本质上我们还是往上升的趋势。
回归一个正常的环境去,对我们来讲,对创业项目来讲还是非常好的时机。一般的情况下,不应该一个项目出来见一次投资人就拿,不应该两个礼拜就要拿到钱。我们应该为钱负责,我们后面还有很多投资者,我们要对于每一个项目和每一笔投资都要负责任做。在过去一段很激烈竞争的环境里,投资人没有很多的项目在充分竞争环境下得不到充分的研究,马上要去出手。
今天我们回归理性,回归到一个正常的速度,这是我们看到非常好的现象。不代表公司融不到钱,不代表资本会完全会冷下来。未来大家真的要去预期的话,回到我们12、13年的情况,一般的正常的项目来讲,拿到钱没问题,拿到他们心目中的估值也没问题。可能会改变的事你拿到融资的速度,可能没有像以前那么容易拿到钱了。
所以其实我们在很早的时间之前已经意识到一件事情有可能发生,我相信在14年年底大家都会听得到、看得到有一篇我们在市场里面宣传比较激烈的文章,就是说资本的冷却会马上下来。尽管我们找了九个月时间,确定这件事情真的发生了。中间的话我们作为经纬也提早提醒我们很多已经投资过的公司尽早拿钱,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就是增加现金储备,令到我们有足够多现金和空间,在资本冷下来的时间段里能够活的更长。
第三同时间我们做基金管理者,我们也花了非常大的精力去平衡。有一些非常好的项目可能他的估值谈下来,我们觉得在一个非常高的预期环境下,我们也做了适当的退出。这样下来,我们基因很健康,我们投资下来的公司也非常的健康。这样的结果其实到今天为止我们300家公司没有太多问题,该融到也融到了。足够的准备跟足够好的情况下,也许会面临周期的改变,但不会有非常大的问题出现。
反过来说我们作为一个基金跟作为一个投资的投资公司,在今天的环境下我们需要去做一些什么东西来去对应这个市场的改变呢?我觉得可以分别来去讲一讲。
第一先去讲一讲公司,作为每一家创业公司的话其实都是一样,我觉得业务发展是所有东西的首先的优先级。不管这个市场好与不好,业务必须发展。如果根本我们本来没有自己的自主创新力和自主运营能力的话,我觉得不管是一个好还是坏的市场,到最终我觉得这个公司还是没有意义,业务增长第一,所有数据都要健康发展。
第二永远要保持一个非常健康的现金流,怎么算是健康?起码一年到一年半的现金。如果你觉得这个现金真的不足够,作为一个创业的CEO马上要加速融资。尽管有可能不一定能达到你的融资需求,也有可能这个价格不一定是最理想,可能活下来,能熬过去,这是最核心的一个道理。我们今天也有很多公司非常不满意,我对他们讲,今天能融到钱的CEO都是强者,如果融不到有可能就活不下去。
第三在平衡业务发展和用现金来去拓展业务跟摸索自己的一个生存空间的话,中间要拿到更加优质的平衡。以前很多公司觉得我烧钱,发展用户,把行业做大,做到行业第一。我又有下一轮融资,更多钱追着我,今天的市场里面没有这么容易出现了。去摸索自己的盈利能力跟生存的空间,收入我觉得会比以前更加重要。
这三个点我觉得对CEO来讲,在今天的市场很重要,不代表我们只是为了周期来去策划。我觉得作为成熟的CEO对这件事情来讲同时要非常在乎这三个点,在好的时机和不好的时机也要做到非常好的平衡。
反过来我们作为一个投资机构,除了我们在鼓励我们公司提早,拿更多的现金储备以外,我们自己基金也在做各种平衡。在市场更差的时候价格更低,我有更加多的现金在我的手,可以继续增加加码打仗。我觉得未来对我来讲或者对每一家投资者来讲是一个最好的机会。如果在资本寒冬的时候,你可以有最多的现金,你就是最有威力,可以在里面发挥作用,投到最好的公司,不停加码把你的股份比例提高。在这个东西熬过去之后,出来的王者你占的比例非常高。
作为经纬创投我们今天拥有美金、拥有人民币,规模也一直比我们开始的时候半年前到现在做到非常大的规模。其中原因就是这样子,我们希望在不同层面上,我们有充分足够的子弹,能够在所有的创业环境里面做到非常好的投资。同时间我有所有的工具能够给我所有创业者来选择,不是每个人都希望去美国上市,不是每个人都希望人民币投资或者美元投资,中间有很多技巧和平衡需要去做。我作为中国一线的投资人,我需要把所有刀和所有工具都要在手,当我要发挥作用的时候所有东西都能用的上。我们作为基金管理者这是很重要的部分。
今天尽管我觉得我们在投资速度可能降低了一点点,可是我觉得我们从来没有停过。今年可能我们总体上到目前为止我们可能已经投了70多个项目出去,比去年90多减少了10%到20%,还是非常快的速度增加。只要有好的项目,我们会支持。中国整个大的环境,我觉得有可能GDP会降,大的经济环境,大家可能觉得是挑战。我觉得核心是,在今天大环境的参与者绝大部分是跟未来的TMT高科技的发展有关。
今天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已经不单只是一个虚拟世界,已经渗入到今天每一个实体经济,不单是你的房产项目、打车项目、外卖项目、洗衣服项目,都会有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参加。有可能整个大经济环境会受到一定的压力,可是只要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在中间能够贡献比例,跟他们的重要性继续增加。这个创业环境永远都会存在,永远会是一个非常快速发展的一个机会。
我觉得作为一个基金,作为一个创业者,今天是一个非常好的创业的时机,我们会支持大家。同时间我觉得在各个环境下,找到对的创业伙伴跟投资之后才是未来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 上海浦东创投协会举办“创新沙龙——VIE拆解讲
- 盛世投资倾力打造创投界超级孵化器
- 创投圈里的艺术人生:艺术与投资三人谈
- 25岁大学生辞去月薪5千工作 回老家创业养猪
- 社会资本联手投资“试水”中国停车产业
- 汪峰如何创业生财:FIIL耳机4天预售额超3.
- 马云:融资从来没有容易过 创业者是有机会赢的
- 创投圈乱象频发:创意遭剽窃 项目沦为牟利工具
- 姚劲波谈O2O创业:数据造假会传染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