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贷”需要持牌经营 上千家平台面临整顿清理
2017-12-4 8:55:23 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https://www.china1baogao.com/
近日,设在央行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设在银监会的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发布《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随着政策落地,“现金贷”行业将迎大洗牌,上千家平台面临整顿清理。
《通知》指出,具有无场景依托、无指定用途、无客户群体限定、无抵押等特征的“现金贷”业务快速发展,在满足部分群体正常消费信贷需求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过度借贷、重复授信、不当催收、畸高利率、侵犯个人隐私等问题十分突出,存在着较大的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隐患。
对当前“现金贷”行业存在的高额息费、不当催收、多头借贷、高杠杆、风险扩散等问题,《通知》做出明确规定,其中要求小额贷款公司监管部门暂停新批设网络(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暂停新增批小额贷款公司跨省(区、市)开展小额贷款业务;已经批准筹建的,暂停批准开业;小额贷款公司的批设部门应符合国务院有关文件规定,对于不符合相关规定的已批设机构,要重新核查业务资质。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认为,《通知》对“现金贷”的定义更加宽泛,“无场景依托、无指定用途、无客户群体限定、无抵押”的消费贷业务均在此次整顿范围之内,P2P开展的符合“现金贷”特征的业务也在整顿之列。网贷之家研究院院长于百程表示,《通知》对于“现金贷”并未做严格定义,只是规定“具有无场景依托、无指定用途、无客户群体限定、无抵押”等特征,小额信贷业务都需要符合这一要求,范围比较大。
据悉,目前部分“现金贷”机构依靠“高收益覆盖高风险”的方式扩张较快。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对民间借贷利率有关规定,对民间借贷利率24%以下支持、36%以上不予保护。《通知》规定,各类机构以利率和各种费用形式对借款人收取的综合资金成本应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间借贷利率的规定,禁止发放或撮合违反法律有关利率规定的贷款。各类机构向借款人收取的综合资金成本应统一折算为年化形式,各项贷款条件以及逾期处理等信息应在事前全面、公开披露,向借款人提示相关风险。
对此,开鑫金服总经理周治翰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前一些机构试图用“率”改“费”的方式逃避监管。表面上可以“降低”借款利率,“符合”监管规定,同时用较低利率水平吸引用户。但实际上,一些借款利率以借款手续费的方式征收,增加了隐性成本,可能会误导借款人,加重借款负担。《通知》将利率和手续费统一计入借款成本,可能会动摇一些“现金贷”机构的经营模式。
此外,《通知》指出,“现金贷”需要持牌经营。不仅指出“设立金融机构、从事金融活动,必须依法接受准入管理。未依法取得经营放贷业务资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经营放贷业务”,而且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为无放贷业务资质的机构提供资金发放贷款,不得与无放贷业务资质的机构共同出资发放贷款”。业内人士指出,在暂停增量、压缩存量的政策背景下,预计没有相关牌照的从业机构,将被陆续清出。持牌机构对相关合作会更加谨慎,业务开展势必减缓。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法与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涛认为,对于那些没有牌照的平台来说,存在暴力催收、高利率、利滚利等问题的不良平台,已被监管层定义为非法经营,未来将会被清退。而那些有一定规模和知名度但业务模式和牌照不够完备的平台,应该尽快持牌,对于这些机构来说转型是最大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当前市场上真正持牌的“现金贷”机构很少。尽管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业界估计当前“现金贷”平台总数在2000至5000家之间,其中真正持有网络小贷牌照的仅几十家。
银监会普惠金融部副主任冯燕在日前召开的银监会近期重点工作通报会上明确表示,为了防范金融风险,保障消费者权益,下一步将“现金贷”业务纳入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范畴。监管部门将按照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多管齐下、综合治理。
尽管新规整体趋严,监管范围超出市场预期,但有业内人士认为,与此前P2P行业整顿的思路一致,“现金贷”整顿也给出过渡期。《通知》提出“各地应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由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牵头,明确各类机构的整治主责任部门,摸清风险底数,制定整顿计划”,对相关企业而言,这给予了一个喘息和转型的机会。
- "现金贷产品下调借款利率 年化借款成本"
"“如果划定现金贷2000以下,有场景消费金融分期5000以下两条额度门槛。对于利率较高的现金贷平台影响很大;对于有一定客群和风控基础的,影响相对较小。小的平台(日放款不到200万)将加速淘汰,原因在于共借人群高度重叠。”网络小贷行业的整顿风"...
- "现金贷平台或临生死大考 倒逼转型升级"
"网络小贷和现金贷的监管风暴骤起。据报道,不久前,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的申请设立被全面叫停;随后,央行、银监会召开网络小额贷款清理整顿工作会议,业内预计现金贷监管文件将很快出台。诸多信息显示,监管层对现金贷的整顿力度或远远大于行业此前的预期。不"...
- "后期或有一波现金贷机构的并购潮或关停潮"
"继网络小贷牌照发放被暂停后,现金贷行业再上“紧箍咒”。11月24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以下简称互金协会)发布网络小贷风险提示称,近期通过互联网为个人提供小额现金贷款服务的机构快速增加,其中有的机构不具备放贷资质且存在以不实宣传吸引客户、暴"...
- "现金贷市场风声鹤唳 机构纷纷撇清与现金贷的关系"
"在政策强监管下,现金贷市场风声鹤唳,给现金贷提供资金和入口的助贷机构也开始坐不住了,信托、银行等机构纷纷撇清与现金贷的关系。无独有偶,第三方征信机构芝麻信用昨日也宣布与部分现金贷平台停止合作。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即便如此,在暴利的驱使下,现"...
- "受银行账户变革影响 央行对支付业务的统计口径做出调整"
"在账户体系变革以及支付手段的变化之下,央行也开始对支付业务的统计口径做出调整。北京商报记者获悉,央行近日下发通知,明确了部分支付业务统计指标口径。在分析人士看来,央行此次调整更深层次的原因在"...
- "预计后续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仍将削峰填谷"
"11月最后一日,央行在公开市场继续实施等量对冲,资金面平稳跨月。市场人士指出,在月末央行没有净回笼资金的情况下,11月资金面整体状况略好于预期,表明央行维持流动性平稳运行的态度未变。预计后续"...
- "各大银行的竞争体现在对个人主账户的竞争上"
"“个人存款,也就是储蓄存款压力非常大,(你)有什么好经验可以介绍一下?”一位大行华南分行副行长如此反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年来,随着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大资管纷至沓来,存款业务首当其"...
- "年末扰动因素仍多 预计12月银行资金面紧平衡格局将延续"
"2017年还剩一个月,站在当前时点,年末MPA考核、美联储大概率“加息+缩表”等压力下,12月资金面会否再度出现“年关难过”的情形?机构认为,在货币政策维持稳健中性、银行间超储率偏低的背景下"...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烦请联系QQ:307333508,或在线反馈、link@china1baogao.com、0755-83970586,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