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了解三胜的实力 ·丰富成功案例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珠三角楼市限购新政实施陆续满月 广州成交量普降

建筑房产  2017-5-3 15:04:00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s://www.china1baogao.com/

  今年3月,中国央行总资产为33.74万亿元,相较1月下降了1.09万亿元,降幅达3.1%。与此同时,由于监管力度加大,商业银行呈现出缩表趋势;而远在大洋彼岸的美联储也将缩表提上了议程。

  中国央行的“缩表”将持续下去吗?对整体市场流动性又会产生何种影响?与美国存在怎样的联动性?

  “美联储的缩表是真正意义上的紧缩,如今其高达4.5万亿美元的资产负债表中资产主要为美国国债、MBS(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等,抛售或停止再投资意味着央行缩表,并会对市场流动性产生紧缩效应,但中国央行的‘缩表’完全不同,历史上的中国央行缩表时期,对应的是货币政策宽松,而历史上的加息周期,也并没有伴随央行缩表,此次‘缩表’更多是季节性的,不代表货币政策会持续趋紧。”兴业银行兼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在他看来,今年财政存款支出提前,外加外汇占款下降趋势企稳,而使央行减少了公开市场操作幅度,因此表现为“季节性缩表”。这体现在,3月对比1月,央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端中,“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下降1.06万亿元,负债端的“基础货币”下降0.54万亿元,“政府存款”下降0.59万亿元。

  缘何中国央行暂时“缩表”?

  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在3月收缩8115.98亿元。资产端主要是外汇占款和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的下降;负债端则主要是货币发行和政府存款(3月财政投放导致该项下滑)的下降。同时,央行通过公开市场对政府存款投放的流动性进行了回收,整体资产负债表出现收缩。

  就资产端来看,央行资产负债表主要组成部分为国外资产、政府债券、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对非金融公司债权与其他资产。

  其中,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的收缩是本次央行资产负债表收缩的主因,规模由1月的9.13万亿元下降至3月的8.07万亿元,该项包括正逆回购余额、央行票据、再贷款和再贴现余额,以及央行新创设的调节流动性的货币工具MLF(中期借贷便利)、SLO(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F(常备借贷便利)等,还有商业银行发行的金融债。

  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3月环比就大幅回落7753.25亿元。华创证券屈庆表示,3月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逆回购净回笼6000亿元,SLF净投放550.81亿元,MLF净投放3030亿元,PSL(抵押补充贷款)净投放1089亿元,合计回笼规模为1380.19亿元。“货币投放与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变动有较大偏离,我们猜测是货币当局在2月进行了28天TLF(临时流动性便利)操作,3月到期,从而带来净回笼。”

  相比之下,在资产端的“外汇”项,即央行外汇占款,3月环比继续下降597.49亿元,延续2月降幅趋缓态势,较去年大幅改善,外汇储备也稳定在3万亿美元上下。

  历史上央行资产负债表超过3个月(含)连续收缩只出现过一次,2015 年 3 月至12月央行总资产下降2.76万亿元,同期基础货币下降2.2万亿元。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中并没有过多投放流动性(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下降0.58万亿元)。在这轮缩表中,由于贸易顺差的筑顶回落,外储下降最终导致央行国外资产部分的收缩,从而最终推动央行整体资产规模的下行,与本次“缩表”的主因截然不同。

  鲁政委还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每年3月财政投放导致央行负债端财政存款大幅减少,这也与‘缩表’密切相关。今年3月政府存款减少尤为剧烈,这主要由于往年财政资金表现为年初收钱,年末集中放钱,今年财政投放更加均匀,因此财政支出比往年略靠前,央行此前停止了几次公开市场操作,就是因为财政宽松。”

  中国财政存款的上缴与投放具有极强的季节性特征。一般而言。每年的1、4、5、7、10月是财政存款的积累期,而3、6、9、12月是财政存款的投放期。

  从4月公开市场逆回购来看,央行实现净投放2100亿元,一改此前连续两个月的大规模净回笼。央行将继续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各类借贷便利来补充流动性,4月净投放也对冲了财政存款的流动性回收。此外,外汇占款降幅有望保持相对温和。

  因此,也有观点预计,4月央行资产负债表缩减幅度会大幅收窄,大概率停止收缩。同时,由于金融去杠杆的任务,以及美联储后续加息和缩表的外部冲击制约,中国的银行超储将维持低位波动,央行资产负债表难有大幅扩张。

  不代表货币政策取向

  需要关注的是,与坊间一提到“缩表”便联想到的货币紧缩印象不同,历史上中国央行缩表称不上是一种货币政策工具(这一点完全不同于美国的量化宽松QE政策),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扩张与收缩,并不绝对依据货币政策取向而定。

  举一个简单直观的例子,鲁政委告诉记者:“中国央行通过降准可以实现‘缩表’,因为准备金是央行对商业银行的负债,但这实际上反而起到了宽松作用;此外,如果央行不降准,而是通过持续的公开市场操作来释放流动性,包括使用MLF等工具,这表现为‘扩表’,但相较于降准而言其实流动性是收紧的,因此不能简单用扩表和缩表来判断市场流动性走向。”

  就过去经验来看,历史上的缩表时期,对应的却是货币政策宽松。国信固收分析称,如果把总资产余额减少定义为缩表,那中国央行经历过两次缩表:第一次是2011年11月至2012年2月,此次缩表持续的时间非常短,幅度也不大。4个月的时间,央行总资产减少大约2500亿元,主要表现为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减少。

  第二次是2015年3月至12月,这是一次非常典型的缩表,9个月的时间,央行总资产下降超过2.7万亿元,而此次主要对应着国外资产减少,背景是外汇占款下降。

  招商宏观计算显示,央行第二次缩表,基础货币下降2.2万亿元,但同期货币乘数快速上升,所以市场流动性并不紧张。

  回顾这两段时间,中国央行采取的均不是偏紧的货币政策,而是偏宽松的政策取向。第一次和第二次缩表时期,均对应了央行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而且,在第二次期间,央行连续进行了五次降息。

  流动性也取决于货币乘数

  对于中国而言,整体市场流动性不仅仅与央行发行的基础货币或央行资产负债表有关,更与货币乘数息息相关,其中商业银行则扮演了重要角色。货币乘数效应,就是货币创造的过程。

  在中国,基础货币的投放是由外汇储备带来的外汇占款形成的。我国外储和外汇占款从2000年至2012年分别增加了19倍和18倍。过去多年间,巨额的国际收支顺差造就了我国高居世界首位的外储,不过这一趋势近两年来已经逆转。

  就商业银行来看,数据显示,在2007年末至2017年3月,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从16.9万亿元升至33.7万亿元,增幅为99%;商业银行总资产规模从54.1万亿元升至236.1万亿元,增幅为336%。其中,从2012年资金开始“脱实向虚”至今,央行资产负债表从29.5万亿元升至33.7万亿元,增幅为14%;商业银行总资产规模从113.6万亿元升至236.1万亿元,增幅为108%。

  “从资金‘脱实向虚’、金融杠杆快速积累时期,央行资产负债表总体稳定。因此,在当前去杠杆时期,央行资产负债表并没有大幅收缩的必要性。”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对记者表示。

  此外,鲁政委认为,市场上对于本次缩表“旨在控制同业存单规模”的提法有失偏颇。从同业存单的发行机理来看,由于不需要缴纳存款准备金,其对于央行资产负债表负债端的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项目不造成影响。从交易过程来看,同业存单在银行间流动,不影响银行业的整体资产规模水平,仅影响不同资产在各家银行之间的分配,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与其没有直接关系。

  当然,撇开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如果监管层持续推进去杠杆进程、将严防金融风险作为主要任务,那么商业银行缩表可能是大势所趋。

  “一季度商业银行缩表的主因是MPA(宏观审慎评估体系)监管趋严,限制广义信贷的增速。在当前吸收存款难度较大的背景下,4月同业存单发行显著放缓,那么意味着在商业银行负债端的压力将进一步上升。”谢亚轩告诉记者。

  2015年下半年至2016年末,上市银行的负债结构调整的主要特征是,在零售端存款增长乏力的背景下,通过同业负债和同业存单等主动负债方式,扩大资产负债表。

  例如,中信银行的一季度负债结构显示吸收存款压力不轻。存款规模季度环比下降5.7%;作为对负债端的补充,同业存单发行量上升,包含同业存单的应付债券规模季度环比上升20.1%。

  Wind数据显示,今年2、3月同业存单月度增量分别达19719亿元、20166亿元,连续两个月创新高,而4月同业存单发行额为12933亿元,已出现明显缩量。

  “如果负债端规模下滑,资产端将不得不被动收缩,这意味着同业资产到期后将不再续作,或者赎回甚至压缩部分资产,债券投资和狭义信贷的规模也可能会受影响,至此商业银行逐步缩表。”谢亚轩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中信银行已成为今年第一家资产负债表收缩的银行。该行截至一季度末,负债及股东权益总计为5.75万亿元,比上年末下降3%,其中总负债5.36万亿元,比上年末下降3.39%。

  美联储缩表难免影响全球

  虽然中国跟随美联储“缩表”的判断并不成熟,但中美之间的联动性的确值得关注。

  中国央行总资产快速扩张时期与美联储四轮QE的时间高度一致,这是因为前者扩张的主要方式是央行外汇占款,而影响央行外汇占款最重要的国际因素就是美联储货币政策,且QE正是通过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扩张来实现的。

  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在2007年末为7546亿美元。危机初期的资金运用方向主要是补充货币市场流动性不足。第一轮QE期间,即2008年9~12月的4个月中,美联储资产规模就增加了1.3万亿美元至2.28万亿美元;第三轮QE至2014年10月停止,美联储资产规模又上升了1.68万亿美元至4.53万亿美元,较2007年末扩张了500%。

  美联储停止QE后,2015年2月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触及历史高点,此后出现持续9个月缩表。

  今年3月以来,美联储官员在发言时密集对缩表的时间点和可能性进行“前瞻指引”,3月议息会议纪要更显示,以渐进的和可预测的方式缩表已经达成内部共识。

  第一财经曾采访多家机构后发现,各方倾向于认为2018年初将可能是缩表的时点,缩表的方式将表现为停止对于到期债券的再投资或是抛售债券和MBS。

  当全球货币潮水退去,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也会受到影响,并进一步传导至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进而影响实“4月份广州市区看房量普遍减少了三至五成,尤其是大户型的买家。”一名广州二手房销售总监对南都记者说。3月以来,广州启动新一轮楼市调控。随后的一个多月内,佛山、珠海、惠州、东莞、中山、江门等城市纷纷加入调控队列。珠三角楼市限购新政实施陆续满月,南都记者通过走访市场和梳理数据发现,受调控政策影响,广州、佛山、东莞等城市4月一手楼网签成交量都普遍下跌,广州的公寓网签量减少了近六成。楼市调控下,市场逐渐回归理性。

  广州

  一手成交减近五成 二手成交减35%


  在广州,3·30楼市新政立竿见影。刚过去的4月份,广州一手住宅网签7984套(网签均价16332元/平方米),环比3月份新政出台前(3月1至30日)的14882套(网签均价16273元/平方米)减少46.4%,价格微升0.36%.与此同时,经中介成交的二手住宅网签环比减少35%.一手办公物业(含写字楼及公寓)环比减少58.31%.

  广州市房地产中介协会邀请近800经理人对市场进行分析,绝大部分人认为,5月份及接下来的数月,预计将有约五成客户暂时搁置或取消买房计划。

  一手住宅网签环比减逾四成

  今年3月30日,广州在继去年9·30、今年3·17新政后更进一步收紧限购政策。

  在此之后,广州楼市受限购、限售、限签、限价的影响愈烈,直至4月份银行限贷,更令广州买家买房难度加大,市场成交应声而落。

  “去年9·30之前,一手住宅楼盘拿预售证都可以报比较高的价格,比如当时卖4万元/平方米的,预售证可以拿到五六万元/平方米。但在9·30新政之后,很多楼盘的售价都受到严格的控制,从而导致‘双合同’产生”。中原地产项目总经理黄韬举例,如某个区的一手住宅均价在1.3万元/平方米,如果这个区的某个一手全新楼盘打算预售价超过1.3万元/平方米,极可能很难拿到预售证。如果低于1.3万元/平方米,就比较容易获得预售证。而如果旧盘推新,原来售价在1万元/平方米,这次拿预售证就算升20%至1.2万元/平方米,也会较容易获得预售证。

  在交易过程中,那些实际售价高于预售价的楼盘,超出预售总价的部分钱款普遍变成了买家额外增加的首付,而且大部分都得自付,较难获得银行贷款,令买家购房难度增加。

  黄韬透露,“现在市场售价在5万元/平方米的楼盘,实际上政府的预售价一般只能给到3.5万/平方米至4万元/平方米”。此外,对于那些预售价高于区域均价的楼盘,一次只批50套左右的货量预售,造成区域缺货。实际供应减少,加上购房阻力增加,符合购房资格的人数减少等等,导致新政后的4月份整体成交大幅减少。

  根据网易房产监控阳光家缘,4月份广州一手住宅网签7984套,环比3月30日新政出台前30天的14882套减少46.4%.至于网签均价,在政府严格把控之下仅微涨0 .36%,从16273元/平方米升至16332元/平方米。

  事实上,受网签滞后影响,4月份的一手住宅网签不少为3月份或者更久之前的成交,预计新政对实际的市场影响更大。

  二手住宅网签环比减三成多

  相较之下,二手住宅由于不受限价影响,不存在“双合同”,市场成交受新政影响的力度较弱。

  南都记者从阳光家缘网站看见,4月份广州经中介成交的二手住宅网签为9152套,而3月份截至30日的网签为14079套,网签量环比减少35%.

  其中,经广州中原地产促成的二手住宅宗数环比3月全月减少51.2%.中原地产表示,在4月份购房付款方式占比中,一次性付款比重有所上升,4月比重为17.2%,3月为16.5%.而组合贷款宗数方面,4月比重为9.9%,3月为16.6%.在购房目的方面,4月自住需求人数占比环比略为下降了0.32%,置换单位需求的人数则上升了0 .23%.

  中原地产寺右新马路分行高级营业经理郑华龙分析,广州新政出台后,不少买家无法购房,而不少业主也惜售,导致市面上二手盘源少。

  “4月份市区看房量普遍减少了三至五成,尤其是大户型的买家。”房天下广州二手房电商海珠区总监朱武林透露。房天下数据研究中心统计显示,4月份90-120平方米和120-144平方米大户型成交分别减少了3746套和2825套,下降幅度超六成。尤其144平方米以上大户型成交,比3月份减少3122套,下跌近七成。

  一手公寓近乎零成交

  在3·30政策出台当天,广州一些公寓抢售,并获得一定的销售量。但在此之后,广州一手商服类的物业(含公寓、商铺、写字楼)禁止出售给个人,整个公寓市场近乎停顿。

  中原地产表示,受3·30新政影响,目前市场上大部分一手商服项目推售淡静,几无项目推售。4月份基本没有一手公寓项目推售,同时在楼市重要节点“五一”,目前也暂无楼盘有新推动作。

  受此影响,4月份开发商对商服用地集体不感冒。全部商服用地只有竞得企业报价,且都是底价成交。

  据网易房产数据中心监控阳光家缘网签数据显示,2017年4月,广州一手办公类物业(包括公寓、写字楼两类)网签成交2020套,同比2016年4月的3227套减少1207套,同比下降37.40%.环比2017年3月的5574套减少3554套,环比下降63.76%.

  均价方面,2017年4月,广州一手办公类物业网签成交均价22112元/平方米,同比2016年4月的18133元/平方米增加3979元/平方米,同比上涨21.94%.环比2017年3月的22848元/平方米则减少736元,环比微跌3.22%.

  而一手商业物业类,截至3月30日全市共网签1496套,均价26650元/平方米。4月全月则网签1032套,网签均价26903元/平方米,环比分别减少31%,价格微升。

  深圳

  二手房交易明显活跃


  据新华社电 5月1日,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全市新房成交均价为54619元/平方米,环比微跌0 .2%;受多个新盘入市影响,成交1977套,环比大涨146.2%.

  据统计,深圳4月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190269平方米,环比大涨136.9%,同比减少24.7%;成交均价为54619元/平方米,环比微跌0 .2%,同比增长9.5%.

  去年10月,深圳出台新一轮调控政策提高购房门槛,让投机行为受到了限制和打击。截至目前,深圳新房住宅成交价格连续7个月下跌,且保持在55000元/平方米左右,呈现平稳态势。

  4月新房住宅成交主要以刚需盘和改善型物业为主,成交量显著增加。两房和三房为成交主力,4月合计成交1603套,占月度新房成交总量的81%.

  在二手房市场,深圳4月共成交7018套,环比增加27.4%,同比减少25.9%;成交面积606080平方米,环比增加26 .9%,同比减少24 .0%.由于4月深圳各区陆续开放小学一年级、初中一年级学位申请,二手房交易明显活跃。

  佛山

  中心区“不限购”二手房贵过新房


  佛山限购升级一个多月以来,佛山禅城、南海两区“不限购”的二手房日均签约量几乎翻倍。根据佛山市住建管理局发布数据,禅城区今年2、3月份一二手成交量已经出现倒挂,南海区3月份二手楼几乎与一手持平。目前,二手房在全部一二手房住宅成交占比已经超过四成,而往年这一比例仅在20%- 30%之间。

  事实上,根据佛山世联市场部对佛山二手房每日网签监测数据来看,从去年10月8日佛山实行区域性限购之后,二手房的成交规模就上了一个台阶,而今年3月18日起广州调控升级,以及随后一周佛山分区域调控对于异地购房限制再度升级后,二手房成交规模再度明显放量。禅城和南海两区表现最为明显,调控升级后一个月,二手房成交量近乎翻倍。

  在交易量活跃的同时,据南都记者走访了解到,目前一手限购区域内,“不限购”的二手房出现了部分热点小三房“缺货”,桂城和千灯湖次新房成交价格也已经普遍突破2万元以上,甚至有不少二手房单价突破3万元,超过一手房。

  业内人士分析,首先是桂城中心区受到限购政策,尤其是异地买家购房资格从严(非佛山户籍在限购区域购房,需提供一年以上社保或者纳税证明,最多可购买一套)在禅城、南海和顺德等东部靠近广州区域,二手房成为广州买家的置业新选择;其次,目前禅城和南海等区域对于一手房价格备案和网签都有限制,部分单价较高的新房不予备案或者网签。此外,在以上环境下,二手业主调高放盘价格预期。

  业内人士同时提醒,二手房交易量价活跃是市场事实,但不排除有二手中介经纪人将业主预期或者放盘价格“推高”,业主应警惕“有价无市”。

  东莞

  4月楼市供应创历史最低


  自去年10月以来,东莞已连番出台楼市政策调控房价,其中4月10日晚,调控政策更是全面升级,正式启动“限外”、“限售”,不少非户籍居民因此被拦在门外。

  最新4月数据显示,东莞4月一手住宅供应创下历史同期最低。上月一手住宅签约虽然延续了3月成交势头,但是新政后成交已出现下滑趋势。适逢“5·1”节假日,楼市也呈现出了“冷热不均”现象:市区因多个楼盘亮相,人气较旺;而对深圳客依赖程度较大的区域则普遍反应冷淡。

  “东莞4月供应量已创下了历史同期最低,且创2010年11月以来最低(春节月除外)。”合富研究院(东莞)方面分析,一方面,4月新政使得开发商延后推盘步伐,另外,预售条件从严也加剧了市场供应不足局面,直接导致库存走低。

  合富研究院(东莞)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东莞一手住宅库存面积仅309万平方米。按照过去两个月平均消化速度测算,去库存时间仅需5.6个月,连续两个月大幅减少,亦创过去半年最低。

  新政对非户籍居民限制了购房资格,外来投资需求受阻,本土购房市场也进入观望,加之市场供应不足,成交量也开始出现下滑趋势。

  不过,由于4月上旬仍延续了3月成交大热势头,4月整体成交量走势相对平稳。瑞峰瑞城搜数据显示,4月东莞一手住宅成交5083套,合计面积55.82万平方米,面积环比小幅下跌2%.

  新政之后,由于受到低库存支撑,房价并未出现明显降幅。不过,自去年“国庆”楼市限购以来,东莞房价过快上涨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环比涨幅连续6个月在3%以内,同比涨幅连续6个月在缩小。瑞峰瑞城搜数据显示,其中4月全市住宅均价16212元/平方米,环比微涨1%.

  珠海

  网签同比明显下滑


  4月8日,珠海出台楼市调控新政。新政出台至今,将近一个月,南都记者昨日从珠海市商品房预(销)售专网获悉,刚过去的4月份,全市共网签商品房2775套,环比3月份的2495套成绩,上涨了11%,但与去年同期的6318套相比,依然出现明显下滑,楼市调控下,市场回归理性。

  此外,4月份珠海全市商品房网签面积14万平方米,环比3月份的14 .7万平方米的成绩则下跌了5%.

  珠海合富辉煌市场部指出,网签成交有滞后性,4月份住宅网签的项目,很大一部分都是前几个月成交的。而且4月其他物业(车位)集中网签成交,也对楼市成交套数产生影响。

  南都记者走访发现,新政下,珠海不少楼盘推出优惠。在珠海横琴自贸区,两大一手楼盘最低优惠到9.3折。

  中山

  住宅网签成交量环比降九成


  中山3月26日起实施限购、限外、限贷等“三限”政策后,楼市迅速降温。由于前期网签依旧积压,不少楼盘并未在五一进行大规模促销。根据中山市国土资源局的新建住宅网签情况显示,4月中山楼市成交住宅518套,环比降90%,创下中山市网签住宅的历史新低。

  南都记者在今年五一小长假走访部分楼盘发现,受到新政影响,原本以外地购房者为主的楼盘客户来访量大减,加上开发商也在观望,不少楼盘门可罗雀,只有以本地购房者为主的楼盘出现一定的人气。有业内人士透露,目前不少开发商打算推出商用物业或消化前期尾货为主来过渡新政。

  合富辉煌中山分公司监测中山市国土资源局的新建住宅网签情况显示,4月住宅成交518套,环比3月5098套降90%;同比2016年3月10545套下降95%。

 

 

返回网站首页>>

责任编辑:S714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中国天然气行业现状分析:多元化发展趋

天然气是一种主要由甲烷组成的气态化石燃料。它主要存在于油田和天然气田,也有少量出于煤层。天然气燃烧后无废渣、废...[详细]

中国汽车培训行业市场分析(图表)

汽车培训是指汽车产业链中的企业通过外部咨询公司或者内部人员对员工的知识,技能等能力进行培训,以达到预期的工作绩...[详细]

我国科教玩具市场前景与投资风险分析(

中国科教玩具市场前景巨大,细分行业和重点区域存在巨大投资机会,进入科教玩具市场之前,应制定详细的战略综合规划,...[详细]

光伏太阳能产业现状及前景分析(图)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是利用太阳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有独立运...[详细]

冷链研究报告:行业现状及发展策略分析

冷链(coldchain)是指某些食品原料、经过加工的食品或半成品、特殊的生物制品和药品在经过收购、加工、灭菌...[详细]

中国会展行业发展迅速 如何打造会展业

会展业是现代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地区乃至全球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历程。从20世纪90...[详细]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22213881 22272131 22903580 22210820 传真:0755-28749841

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0755-25151558 市场调研、营销策划:0755-22213881 IPO咨询专线:0755-22272131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2786811657 2786123997 媒体合作、广告合作:0755-83970586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8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