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要求,要完善医联体内部分工协作机制。建立组织管理和协作制度,落实医疗机构功能定位,以需求为导向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完善医联体内双向转诊机制。同时,要促进医联体内部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统筹人员调配、薪酬分配、资源共享等,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实现诊疗信息互联互通。
《意见》提出,要根据本地区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逐步形成多种形式的医联体组织模式。在城市主要组建医疗集团,在县域主要组建医疗共同体,跨区域组建专科联盟,在医疗资源不足的边远贫困地区大力发展远程医疗协作网。
“医联体”即医疗联合体,是以大型公立医院的技术力量带动基层卫生医疗能力提升和共同发展,通过医疗资源横向或纵向的整合,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推动医生和患者流向基层,方便群众就近就医。
记者了解到,目前各地医联体探索采取了多种形式,如专科医联体和省级综合医联体等。以重症专科医联体为例,一方面,重症方面的疑难病症患者,可以从基层医疗机构转至大医院,并进行医疗会诊;另一方面,很多病人病因明确后完全可以下转回基层医院去治疗。
专家认为,建设和发展医联体,有利于调整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有利于医疗资源上下贯通,提升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更好实施分级诊疗和满足群众健康需求。
有专家同时指出,目前医联体建设相关建设经验不足,所以需要牵头单位与合作单位紧密配合,频繁沟通,协调好院与院之间,科与科之间的关系。按照实际工作需要,制定更加细致的实施细则,通过业务、信息、管理、利益四条纽带,切实发挥大医院辐射作用和医联体带动作用。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