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春节因素,高频数据显示1月中上旬猪肉和蔬菜价格环比涨幅均有所扩大。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指出, 1月食品价格环比可能高于去年12月。此外,在春节因素的影响下,1月旅游价格环比可能明显上涨。总体来看,1月CPI同比增速或达到2.4%。
高盛高华经济学家宋宇表示,商务部和农业部每周发布的食品价格数据显示,1月食品价格同比涨幅扩大,非食品价格通胀因春节效应影响而偏高。2月CPI同比升幅或随春节效应的逆转而明显走低。
每年春节前是物价上涨最明显的阶段,而春节后价格则下滑。尽管预计增长的幅度不同,诸多机构对于1月份CPI同比增速进一步上涨已达成共识。最高预测来自国泰君安2.8%,其次为华泰证券,预测值为2.7%,中金公司、中银国际一致预测为2.6%,国金证券预测为2.5%,招商证券、上海证券、国信证券一致预测为2.4%。
梳理诸多机构的观点,1月份CPI上涨的因素可以归纳为三点:春节因素、需求回暖、大宗商品和石油价格走稳回升,带动非食品价格环比保持微升态势。
不过,对全年形势并不担忧。多家机构预计明年全年CPI涨幅为2%-2.3%左右。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发布《2017年中国物价走势》报告预计,2017年中国CPI全年大约上涨为2.3%,PPI全年上涨2.4%。CPI走势上半年平稳,下半年涨幅将有所上升。
此外,继2016年12月份 PPI以五年多来的最快步伐上涨之后,1月份PPI可能存在更大涨幅。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今年以来大宗商品的同比价格涨幅正在快速上升。1月11-20日,螺纹钢价格同比上涨了73.22%,热轧普通薄板价格同比上涨了89.91%,锌锭价格同比上涨了77.66%。顺丁胶价格同比上涨了213.84%。焦炭价格同比上涨了202.42%。棉花和豆粕价格分别上涨了20.97%、25.7%。
鲁政委表示,2017年1月中上旬,主要工业品价格走势分化。钢材、煤炭和水泥价格环比均出现小幅下降。布油、铜、沥青和PTA价格环比继续上涨,但涨幅有所收窄。总体来看,1月PPI环比涨幅或将收窄,同比增速仍将继续走高。
“1月PPI同比涨幅有望达到7.4%左右,CPI同比涨幅有望达到2.4%左右,2月PPI涨幅更大,同比涨幅有望过8。”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唐建伟指出,PPI尽管同比涨幅大,很多并不是需求拉动的,而是减产导致的,有的商品涨价快与期货炒作有关。
中信建投的研报指出,PPI方面,1月原油、钢铁、铁矿石价格整体与上月变化不大,水泥与煤炭价格回落,成品油价格略有上涨,再综合考虑去年1月基数走低,预计1月PPI同比将继续回升至6.3%附近。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