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河一号”应用广泛 全球用户突破500家
2014-6-30 15:51:45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s://www.china1baogao.com/
中国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副主任罗军28日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天河一号”目前已应用石油勘探、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气象预报等上百个领域,全球用户已突破500家,每日有上千个项目在“天河一号”上运行。
部署在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的“天河一号”,2010年以峰值速度每秒4700万亿次浮点运算、持续速度每秒2566万亿次浮点运算的优异性能位居世界第一,让中国人首次站到了超级计算机的全球最高领奖台上。本周,“天河一号”升级版“天河二号”再次夺冠,这是中国天河系列超级计算机4年间第四次问鼎全球超算之巅,吸引了世界关注。
罗军说,中国超算行业“异军突起”并不是偶然,这背后有中国30多年的超算研究作为基础。跨过“神算”时代,该项技术最应该聚焦“应用”。
据他介绍,1978年,中国开启最早超级计算机“银河-1”的研究。伴随着技术攻关,1983年,银河-1峰值速度达到1亿次,1990年,银河-2峰值达到10亿次,1997年,银河-3峰值突破百亿次,连续攀升。
“中国超级计算机开始在世界崭露头角,得益于中国自主研发技术的攻克。”罗军认为,异构融合体系结构,多核多线组自主飞腾CPU,自主高速互联通信技术三项技术,创造了“中国模式”,使中国超算技术有了发言权。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天河一号”目前已应用石油勘探、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气象预报、动漫设计等上百个领域。用户数涵盖美国、西班牙、新加坡等全球多个国家。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应用研发部部长孟祥飞说:“这还不够。”
据他介绍,中国目前超级计算应用多停留在平台提供阶段,对客户个性化、深入服务还不够。他说,一个超级计算机生命周期为5至6年,正处中年“天河一号”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是加强应用,充分实践,总结经验为新一代升级提供依据。
据悉,中国科技部近年不断加大对超算应用软件研发的投入。“十二五”以来的相关研发投入已超过2亿元人民币。预计“十三五”期间投入将进一步加大。
- 中国电信获FDD实验网牌照 价格战或硝烟再起
- 谷歌展示3D扫描平板及模块化手机
- 搜索引擎封杀P2P推广 加速行业优胜劣汰
- 微软“小冰”复活上线 率先登陆微博
- 苹果耳机:可降低有源及无源噪声
- 后3D显示技术:手机上怎么玩全息?
- 智能路由器玩概念还能挺多久?
- 蓝宝石屏将成为下一代苹果杀手锏
- 微软正在研发持久的智能机电池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