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将“营改增”试点扩大到服务业全领域
2014-5-15 12:00:32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s://www.china1baogao.com/
“服务业是就业的最大容纳器,营改增将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直接拉动就业增长。鉴于此,下一步营改增试点方案,应充分考虑如何促进就业,这样可以更充分发挥营改增的宏观效应。”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白景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第一季度,全国又新增就业300万人,这其中,“营改增”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发挥了重要作用。
会议认为,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向结构调整要动力、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重大措施,既可以有效激发内需潜力、带动扩大社会就业、持续改善人民生活,也有利于引领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提升,实现服务业与农业、工业等在更高水平上有机融合,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服务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相同的投资金额,服务业带来的就业往往大于制造业,服务业比重提高将对我国就业带来积极影响。这也是为什么去年以来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总体就业态势良好的原因之一。”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白重恩认为,应提高对服务业重要性的认识,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发展服务业。
事实上,服务业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对保就业的影响上,也同样昭显于对GDP的贡献上,2012年服务业同比增长8.1%,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了44.6%,到2013年这一比重更是首次超过第二产业,达到46.1%。但相对于高收入国家70%左右的水平,以及与中国发展阶段大体相当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50%左右的水平,中国的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虽有所提高但仍缓慢。
对此,普华永道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间接税主管合伙人胡根荣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营改增”以服务业减负为切口,某种程度上实现对经济之躯的激活,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税制公平的实现,中国将会用一套统一的流转税制度去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一体发展。
记者从财税部门获悉,目前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微博]正在积极研究包括生活服务业在内的相关行业的“营改增”试点方案。如果“营改增”扩大到服务业全领域,不仅会使几百万户小微企业直接受益,税负明显减轻,而且对整个行业发展也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会议要求,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放宽市场准入,减少前置审批和资质认定项目,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要继续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在抓紧落实健康、养老服务和信息消费等方面支持政策的同时,围绕群众迫切需要,采取有力措施,丰富文化、医疗、旅游等服务供给,提高服务水平。使生活性、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并进,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打造新引擎。
- 国务院16条政策稳外贸 加大出口退税补助
- 自贸区银行业存贷比或差异化对待
- 小额贷款行业正在酝酿变革 大尺度“松绑”在望
- 天津:发挥产业综合优势冲刺自贸区
- 上海自贸区将推融资租赁资产交易平台
- 2万亿医保管理权并轨或将采取折衷方案
- 山东大豆进口违约调查:实际违约仅10多万吨
- 李克强:食品安全违法成本太低 要给最严厉处罚
- 近六成房企获“财政红包” 十房企获14亿巨额补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