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三胜咨询 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 商业计划书 IPO咨询 付款方式 联系我们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证监会整肃投资业 “老鼠仓”风波又起

2014-5-12 9:13:56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s://www.china1baogao.com/

  去年底以来,投资界涉案“老鼠仓”的风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五一节前,一则关于海富通旗下五名离职基金经理和华夏基金两名基金经理涉案的信息传出。随后兴业全球基金公司接受证监局检查,更将这场捕鼠行动推到高潮。
  
  而一份大交易数据挖出了40名嫌疑人名单的说法更在市场上盛传。
  
  5月9日,证监会通报了光大保德信原基金经理钱某,嘉实、上投摩根原基金经理欧某某,平安资产管理公司张某某三起资产管理行业相关人员涉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股票案件,其涉案交易金额均超过亿元。
  
  2013年以来证监会共受理涉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股票案件线索38件,并已经陆续启动调查工作,而调查中案件已涉及基金公司十余家,保险资产管理机构两家。
  
  去年以来,从博时基金马乐案,到中邮基金厉建超、汇添富基金苏竞、招商基金杨奕,再到汇丰晋信基金钟小婧等,证监会披露的公募基金涉嫌老鼠仓案已有八起。
  
  在最新的这一次持续半年之久的调查风波中,不仅公募基金业,私募基金、保险资管、券商分析师也都先后陷于调查漩涡中。整个投资界都在迎来这场稽查风暴。
  
  而监管层此次雷霆行动的背后,稽查力量的加强布局已经展开。经济观察报了解到,证监会对内部扩编、充实稽查力量,在原有约150人的基础上新增150人,主要新增在上海、深圳地区,并将上海、深圳专员办改为稽查编制,原上海、深圳稽查分队改编为上海、深圳稽查总队,并升为局级单位。证监会还计划可能社会招聘150人继续补充稽查力量。
  
  事实上,这是证监会稽查力量重新布局后,“亮剑”的开始,不出意外的话,证券监管思路在对市场违规违法的打击上今后将持续保持高压状态,让“公平、公正、公开”得到更坚实的落实。
  
  沪深稽查队升格
  
  上述三起案件的初步调查多是从2013年10月开始,近期公安机关已对犯罪嫌疑人采取了强制措施。
  
  公开信息显示,光大保德信原基金经理钱钧,嘉实、上投摩根原基金经理欧宝林、平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前投资经理张治民均已经离职。根据证监会通报,三案涉及交易金额和获利金额依次为交易1.23亿元、获利160余万元;交易1.06亿元,获利260余万元;交易4.87亿元,获利1500余万元。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表示,证监会着力强化了案件线索分析机制,不断加大监控力度,在案件查办过程中,证监会与公安部加强了行政和刑事调查的合作,将涉嫌犯罪的案件及时移送公安部查处,证监会将陆续通报典型案件。
  
  最近半年的调查风波主要蔓延在上海和深圳地区。证监会还正在对38件案件线索进行调查。这些风起云涌的“老鼠仓”案与证监会内部部署可谓密不可分。
  
  许多人还记得,2013年8月肖钢上任证监会主席不久后即几次公开表示,要加强市场监管,重心之一就是加大稽查执法力度。当时肖钢提出证监会系统新增600名稽查执法人员,新增人员将进入六大证券期货交易所、中登公司以及沪深稽查支队等相关执法部门工作。
  
  随后因为编制和交易所执法权问题,证监会对新增600人说法并没有急于求成,但证监会对加强稽查力量的部署方向却未有改变。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证监会第一阶段会将整个稽查力量扩充到600人,人员上通过内部调剂和社会招聘“两步走”。
  
  经济观察报了解到,伴随着证监会新一轮内部架构改革,去年11月,证监会内部发文,内部调剂补充稽查力量,提出了相关要求和条件鼓励报名。到今年3月底,人员调整已经基本到位。
  
  证监会原有稽查力量主要为稽查总队和稽查局,稽查总队2007年设立,内分20个职能处室,其中主要包括15个调查处。而稽查局主要负责稽查的框架部署,拟定法规、规章等。
  
  此前证监会这两部分稽查编制共约150人,加上借调人员不超过200人。而经历了从去年底到今年3月份的此次内部调剂后,证监会新增150人稽查编制,稽查力量扩充到近300人。
  
  而这新增150人力量主要集中在上海、深圳地区。此前上海、深圳驻扎着原稽查第六、第七支队,在此次扩编后已经升级为上海稽查总队和深圳稽查总队。
  
  同时证监会还将原上海、深圳监管专员办事处也整编至稽查系统,这两地专员办原是当年券商综合治理阶段的产物,主要负责问题券商的风险处置,随后他们也被赋予了一些稽查职责,对辖区内重案要案有调查和检查权,和稽查部门业务原本就有交叉。
  
  在证监会内部编制中,原稽查支队为处级单位、专员办为副局级单位。整合后,上海、深圳稽查总队均升级为局级单位,分别负责华东、华南片区的案件稽查。
  
  此次证监会重点加强了上海、深圳的稽查力量。而这一切足以见得证监会对稽查工作的部署和重视。
  
  2013年证监会通报稽查工作进展时称,前10个月各项主要执法数据均全面超越去年全年水平,受理各类证券期货违法违规线索486件,同比增长44%;启动调查286起,同比增长25%;移送公安机关案件34起,同比增长70%。但一位证监会人士称,稽查部门依然人手不足,新增人员的力量远跟不上查处案件的数量。
  
  证监会内部的说法是,随后证监会还将启动社会公开招聘,再计划新增150人的稽查力量。
  
  多管齐下
  
  此前业内一直传言,证监会稽查部门排查出一份投资界40人嫌疑人名单,近期正在“收网”,从5月9日证监会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出的信息可见,这份名单人数并非空穴来风。未来,对内幕交易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的重点稽查将成为常态。
  
  其实证监会对稽查力量的部署从郭树清时代对内幕交易“零容忍”的表态就已经开始加大。肖钢上任后,对稽查的重视一脉相承,有增无减。
  
  数起案件可见:大数据分析、举报和IPO抽查等专项检查,“多管齐下”的方式已经是证监会稽查工作的主要方式。而内幕交易、操纵市场、信息披露三方面的监控都已是稽查的日常工作,“老鼠仓”可能涉及前两种情况,是日常监控、稽查的重点。
  
  “2009年”是证监会对“老鼠仓”案件认定的重要分水岭。2009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7)》出台,证券从业人员内幕交易以及利用因职务便利获取的内幕信息以外的其他未公开的信息交易罪正式写入刑法。
  
  从证监会通报的马乐案和最新的对汇丰晋信基金钟小婧的处罚看,即使马乐更换了10余张临时手机卡,也没能逃脱法眼,证券从业人员直接进行账户交易是最易被发现的线索,在大数据时代越来越难以遁形。
  
  证监会利用大数据分析网络,可以对所有可追溯到2009年的交易信息进行分析。曾有接近交易所人士透露,在大数据网络下,异常交易账户很容易被发现,例如,有账户与公募基金账户交易股票的信息雷同或巧合,有账户在相关上市公司重组信息公布前、股价大幅上涨前异常大笔买入等,都非常容易被排查出来。
  
  涉案交易金额超过40万元,即在证监会稽查范围内。在锁定账户后,稽查人员可以锁定账户信息和交易人员,进而锁定资金往来。但第二、尤其是第三步资金往来的调查工作较为复杂,一旦确定银行转账等资金线索,案件移交公安经侦部门即米已成炊。
  
  在IPO重启后,根据新股发行改革指导意见,IPO拟上市公司抽查将是常态,同时对询价过程的抽查也将是长效机制。除了大数据分析,这些专项稽查工作也可能掀起许多非账户形式、现金往来的灰色利益输送的面纱。
  
  其实从当年“杀一儆百”的李旭利案后,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账户交易、与公募账户同时买入等形式的“老鼠仓”手段已经是明显的自撞枪口。不涉及交易和账户信息的现金往来是更大的证券业灰色地带,这里面可能包括参与新股询价、参与定向增发、推荐股票、跟仓买入等多种“地下交易”。
  
  记者了解到,证监会等相关部门亦对一些财务中介公司进行过调查,即使涉案人员是以现金交易,资金出账亦要涉及到费用支出账目,通常一些名不见经传的财务公司在其中充当中介。
  
  证监会5月9日的新闻发布会通报涉嫌的“老鼠仓”案件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案件性质恶劣,严重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和资本市场投资功能的发挥;二是涉案人员范围扩大,呈现链条化,调查发现涉案人员已由基金经理本人扩展到上游的研究人员、后台的交易人员,甚至下游的托管银行工作人员,部分案件中,出现了知情人泄露未公开信息,周边亲朋好友进行交易的情形,甚至出现了知情人买卖未公开信息牟利的行为;三是,涉案机构数量较多,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股票线索最大涉案金额为10多亿元,最小涉案金额超过2000万元,涉及基金公司十余家,保险资产管理机构两家。证监会表示,将加强对资产管理公司的相关日常检查。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波的系列调查中,证监会是对基金经理个人进行调查,相关基金公司均表态不知情。不过今后在查处个人案件时,监管部门将核查相关公司是否存在内控管理等方面的问题,确实存在问题的将酌情对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施适当监管措施,建立综合防控机制。
  
  投资业整肃
  
  5月份的这次“老鼠仓”风波让上海许多基金公司风声鹤唳。兴业全球基金的人士虽然解释说,5月6日接受监管部门的是常规例行检查,不是外界演绎成的突击检查,但这依然无法消除投资者的担心。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到现在,先后5位基金经理的离职,使得海富通基金被推到了风口浪尖。本报了解到,该公司确有个别基金经理接受问话协助调查。上周五甚至一度传言其主管投资的副总经理陈洪离职并涉案,海富通紧急出公告澄清。
  
  从去年到今年,基金行业基金经理的“离职”都已经成了这个行业的敏感词。
  
  平安资管等保险系资管人员也在此次证监会的稽查范围,有说法是保监会和证监会对资产管理公司的稽查已经做好了沟通。
  
  从此次资产管理界的稽查风暴来看,证监会稽查的范围已经不仅仅盯在基金经理身上,整个投资链条上都有可能被带出来。
  
  目前已经有风声,个别新财富明星分析师可能涉案。长期以来,券商分析师处于买方资金和上市公司的中介位置,也是市场上拥有“信息优势”的人群。
  
  在一位接近证监会人士看来,随着稽查力量的增加,证券市场各种黑、灰甚至司空见惯的“白色”潜规则地带都可能被重新定义。
  
  一位大型券商卖方分析师坦言,他所了解的就有这样的情况出现,某同行写报告推某只股票的前一天,该股票即出现明显大涨,这样的情况在市场上的确并不鲜见。
  
  而一些长期浸淫在二级市场的人对“老鼠仓”的种种故事早已司空见惯。例如,在北京某个破旧的办公楼中,只有一个操盘手和一个财务组成的办公室实际是许多买方基金经理的个人资金集合地。据说,如果跟随私募买入某股票,公募返点可以拿到买入金额的1%。甚至还有段子称,在2013年大数据调查的威慑下,上海个别证券公司出现了这样的“僵尸账户”:里面沉淀着巨额资金,但是无人操作,亦无人敢转出。
  
  国内的第一起证券二级市场“老鼠仓”曝光于2007年,从上投摩根唐建到汇丰晋信钟小婧以及最新三起案件,已经曝光的基金“老鼠仓”共计19起。曾有知情人士透露,2007年前,公募基金经理涉嫌“老鼠仓”行为的人数占到了近6成。但是随着刑法修正案的出台,以及这些案件的曝光和证监会稽查力量的增加,公募基金总体其实较早年已经相对规范。
  
  而最近两年有一个明显的规律是,涉嫌“老鼠仓”的从业者年龄越来越小。有更长期证券投资经验、尤其是经历过上一轮牛市和2009年“老鼠仓”入刑法分水岭之年的那些基金经理们,相对更懂得这里面的巨大风险。而那些有过海外工作经验的人也似乎对职业守则更有着骨血里的底线思维。
  
  十四年前的“基金黑幕”使得整个公募基金行业经历了一次脱胎换骨的浴火重生。当时率先揭盖子的洪磊先生还是一位被监管者,现在他已经成为证监会稽查局的副局长。时光轮回,但殊途同归,虽然市场在变,参与者已变,但是在一位基金公司高管看来,证监会此次对“老鼠仓”的扫荡后,整个证券投资业可以更干净,从而重新获得社会的信任。

责任编辑:wj331标签: 投资 投资深度分析 投资研究报告

本文分享地址:https://www.china1baogao.com/news/20140512/9925501.html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京津冀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 着力实现

如今,京津冀一体化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发展层面——箭在弦上,势在必行。从经济圈到一体化,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再是画...[详细]

深圳推“定制公交” 服务模式优劣势分

定制公交班车旨在倡导绿色出行,节能减排,具有社会公共服务的性质。目前,“定制公交”有许多显而易见的优势之处,同...[详细]

八部委力推仿制药 提升国产药品的使用

卫计委等八部委出台《关于做好常用低价药品供应保障工作的意见》。《意见》将引导医务人员尽量用价廉质优的药品,这一...[详细]

汽车尾气污染日益严重 中国新能源汽车

去年及今年,全国大面积持续长时间被雾霾笼罩,如何控制和降低汽车尾气排放带来的污染也是亟需解决的一大课题。空气污...[详细]

工信部加强物联网建设 2015年物联

良好的发展环境,必将带动物联网产业规模的迅速增长。三胜咨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物联网行业发展前景与...[详细]

《整容日记》票房有望过亿 引爆整形美

不论是《整容日记》这部电影所引发的热议,还是中国整形美容的快速发展,都折射出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对整形美容的关注。...[详细]

三胜咨询
关于三胜 三胜文化 团队介绍 调研执行 精准数据 诚征英才 联系我们
细分行业研究
研究报告 专项市场调研 营销策划咨询 产业规划咨询 地产策划咨询 企业管理咨询 成功案例
可行性研究
项目建议书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风险评估报告 项目评估报告 节能评估报告 环境评估报告
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编制要求 商业计划书价值体现 服务的主要模块 专业机构撰写的原因 业主需要准备的资料 商业计划书服务流程 服务优势与特点
IPO上市咨询
上市前管理咨询 上市前融资 上市招股材料咨询 上会路演 上市后服务 IPO服务流程 时间安排及进度
客户服务
服务承诺 付款方式 订购流程 产品配送 成功案例 在线反馈 帮助中心

深圳运营中心:深圳市三胜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华南地区运营总部:深圳市福田中心区中国凤凰大厦1栋19A 邮编:518035 三胜官网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28749841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传真:0755-28749841

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400-096-0053 0755-25151558 市场调研营销策划:0755-28749841 IPO咨询专线:0755-25151558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951110560 媒体合作:13923420831 广告合作:0755-25151558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5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