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如何保护本土汽车企业?
2014-4-21 10:09:27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s://www.china1baogao.com/
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汽车市场上参与竞争的汽车品牌有96个,在售车型543个。而于4月20日开始的北京车展将首发118辆新车。即使中国汽车市场很大,但是同时销售五百多辆车型,那竞争也是相当大的。在如此竞争激烈的市场下,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本土汽车企业和品牌不受挤压呢?
下面我们从一个个例子看一下外国是如何保护本土汽车企业和品牌的或者说是保护本国经济的。
美国:通过政策干预甚至不惜贸易摩擦保护危机下的本土汽车
60年代,日本汽车开始逐步出口到美国市场,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70年代初的中东战争让日本汽车在美国获得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当然这主要是美国三巨头的战略失误造成的,年出口由原来的百万辆一下爆发增长超过400万辆,甚至有高达600多万辆的时候。结果可以预见,美国汽车节节败退,底特律的一座座工厂关闭,一批批的工人的下岗失业,底特律的危机来了。
汽车业是美国制造业的代表,底特律更是美国人心中的骄傲,美国政府此时岂能不管。在70年代末,美国政府开始向日本频频施压,甚至欲诉诸法律,要求日本改为在美国本土生产汽车以减少美国的就业压力,当然,美国本土的劳动力及生产资料相比日本可不只贵一点点。结果可想而知,日本妥协,与美国谈判采取配额出口的方式,每年近170万辆,后改为180万辆。
90年代初,争端再起,日美贸易争端再起,美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超过4000万美元,经美国分析,主要是有汽车造成的。美国又按捺不住了,先是谈判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后又指控日本在美倾销汽车,当然如果成立后果很严重。又是日本作出让步,消除美国零部件进口日本的障碍,紧接着日元的升值及对美出口的下降让日本汽车真的伤了一把,势头没有再那么咄咄逼人了。当然后来日本不得不去美国生产汽车了。
从上述的这次事件我们能看出美日各自对本土产业的保护。
韩国:政府与民间共同努力
在韩国,购买国货、国产车是一种很稀松平常的事情,上至总统下至百姓,无不以乘坐国产车为荣,这也体现了其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有的文章中写到更是有意思,如果你开的不是国产车,税务人员会去查一下你的收入,甚至停车都会带来麻烦。可见,民族主义的盛行和民间对国产车的支持为其本土汽车发展提供了非常可贵的土壤。
韩国政府也是挖空心思扶植本土汽车的发展。韩国早就是关贸协定的成员,95年又加入WTO,在这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对本土汽车保护有着精心的设计。其实韩国汽车起步也比较晚,60年代才姗姗来迟,但是到了今天现代汽车却坐上了全球的TOP5。
60年代末,韩国加入GAAT,在该机遇下利用各种资源充分发展自身,一方面降低了自己竞争力较强产业的关税,但也同时对自身较薄弱的产业实施较高关税并辅以非关税保护措施,汽车行业就是如此。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汽车的进口的关税才较低水平。
韩国政府鼓励消费者使用国产车,对进口车实施高额征税以限制其使用,同时,限制外资进入汽车行业,通过立法阻碍他国汽车进口及零部件进口。
总总,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看来,一个民族品牌的发展自然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从廉价,有时还要去模仿,但是要坚韧、坚持,最后进化为优秀乃至卓越,成为世界级的明星。这历程是艰苦的,固然需要自身的努力拼搏,但是同样需要政府的扶植和适当保护。自由是相对的,市场经济也是相对的自由竞争,过度开放必然引火烧身。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民族的才是自己的。品牌是有国界的,改一下法国人的说法,“保护一个国家的民族品牌,就是保护这个国家的未来”。
- 2014年国内服装市场或有望好转
- 我国锁具企业未来发展三大方向分析
- 生物仿制药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 LED照明“增收不增利”局面如何破?
- 铝合金门窗电商市场发展利弊解析
- 汽车尾气污染日益严重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加速
- 工信部加强物联网建设 2015年物联网产业规模或
- 《整容日记》票房有望过亿 引爆整形美容话题
- 新型城镇化建设带动城市供热产业 电采暖行业迎来发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