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特尔看成都服务型政府建设发展
2014-4-21 10:06:01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s://www.china1baogao.com/
在顾怡看来,从英特尔到成都考察、落户,再到多次的增资,成都市政府部门都对其重视有加,但同时,这些企业在成都的加速发展也对成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起到了倒逼和助推的作用,成都市的政府服务工作已从最初的“应对”工作转变为“主动”服务。
“外企的进驻与成都服务型政府建设是相互促进的。”成都市规范化服务型政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规服办”)规划处处长李琳,“成都的服务型政府建设突破了重重阻隔,形成了新的标准,打造出了高效的软实力。这反过来又吸引外企不断进驻,并在成都得到了快速发展。”正是基于此,以英特尔为开端,世界500强纷纷进驻成都,截至目前已有252家落户成都,找到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先后9次大规模调整、清理或取消行政审批事项之后,成都市目前已经制定了新的服务型政府建设改革方案,或将在近期公布。
英特尔助推成都服务型政府建设
“英特尔在这里建厂,原来生活在这里的小鸟会飞到哪儿去?”这是英特尔在考察选址成都时,考察组向成都提出的近乎“刁钻”的问题。
为了确保成都项目的成功,英特尔组建了人力、物流、电信、建筑、社会治安、税收、通关7个专业调查组,轮番到成都考察、提问。他们来成都之前有个问卷,要求成都方面两三天内回答,如果他们对回答有一点点的疑问,就会当面再提很多相关问题。
成都深知英特尔的进入对成都这座城市,对成都IT产业提升的战略意义。为此专门组建了7个工作小组,成立英特尔项目办,负责回复并解决英特尔考察小组各种问题。
“我们当时真是疲于应对,英特尔对政府服务和投资环境的苛刻要求,是我们从来没有遇到过的。”一位工作小组的成员回忆说,“对照英特尔的高要求,成都发现在国际化和物流基础设施上还有差距,再也不能按照以前的方式办事了,必须进行改革,加快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改革的效果如何?以下数字或许能说明问题:英特尔在成都多次增资,并在2012年成立了西部分拨中心,加速了IT产业在西部形成集群效应。目前,英特尔在四川省内外的配套企业已经超过300家,而富士康在川的核心及关键配套企业亦超过了20家,再加上戴尔、联想、仁宝、纬创等一大批产业化巨头,约1000家以上的企业实现了在上下游产业链上的配套服务,形成了“以商招商”的马太效应。
一场艰巨的内部“革命”
英特尔项目办已于去年解散,升级为成都高新区重大项目局,但为英特尔服务的诸多工作方式和政策模式被固化下来。在引入英特尔的同时,成都市开始了一场艰巨的服务型政府建设。
“一开始个别部门不愿意放权。”规服办负责人坦言,在领导小组的强势推动下,要求每个部门规划流程图,然后再邀请相关的企业、专家、部门一起研讨,看哪些流程需要保留,哪些需要砍掉,最终促使政府部门“高效运转”。
该负责人举例说,以前一个投资项目要涉及21个部门40个工作环节,在流程再造之后,压缩为6个部门7个环节,160个工作日最终压缩到8个工作日。
统计数据显示,成都市先后9次大规模调整、清理或取消行政审批事项,行政许可项目减幅达91%;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减幅达79%。
截至2013年12月,成都市保留行政许可项目103项,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185项。
此外,在审批事项流程上,成都先后6次对公布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流程再造,对52个市级部门的201项行政审批项目流程、3000余个办理环节进行了全面清理规范,市级审批时限在法定时限总共10520个工作日中减少了6665个工作日,平均压缩审批时限63.4%。
“关键是在这样的改革探索中,哪些不能突破红线,哪些又需要尽可能地压缩,这对我们是一种挑战。”一位政府部门负责人表示,“但我们明白,成都这样一个处于内陆的城市没有区域优势,我们能与沿海竞争的其中之一就是政府服务,再阵痛也得改革。”
就此,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盛毅认为,“成都之所以能不断激发城市经济发展的活力,吸引外来投资源源不断涌入,一个关键因素是积极转变政府职能,积累形成了先进的政府服务品牌。”
成都全面推行行政审批事项“一站式”服务和“并联式审批”,是全国同类城市中审批事项最少、审批效率最高的城市之一。2011年以来,成都连续三年被评为“中国服务型政府十佳城市”,名列中西部城市第一。
从应对到主动的变革
在英特尔的顾怡看来,成都的政府服务工作已经从应对性转化为主动性,并着力实践。她举例说,成都海关和检验检疫部门,主动与热点城市“链接”,通过内部通关,不仅减少环节,提高效率,更是为企业每年节约了上千万美元的成本。
现在,成都市已经棋高一着,搭建了中西部地区最便捷的航线网络,通航城市、航线密度均大幅领先中西部其他城市。“产业之争的背后就是物流之争。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地区的物流环境就是招商引资环境。”成都市物流办主任陈仲维表示。
在英特尔顾怡看来,成都开通的蓉欧快铁,就是从应对性到主动性、预见性的一种变革,“先行一步打通与欧洲的连接,才可以在之后的产业对接中抢得先机。”因此,顾怡评价说,这是一种高效率、可持续化的发展机制。
在政府的强力主导下,成都目前正在着力构建“无水港”模式。“通过海铁联运将港口搬到家门口,成都物流业将获得巨大的飞跃。”陈仲维表示。
在成都设置的构架中,将以铁路枢纽为中心,采用多市联运的方式,与边贸城市形成无缝对接,建立起大通关体系,整合各项资源,彻底打破物流运输过程中的瓶颈与障碍。
不仅如此,成都市率先在全域打造电子政务平台,目前市区县已经实现联网,从申请到办结,947项审批事项可以实现网络办理。尤其是成都市从2013年开始,已经给全市2700家外资企业发放了CIA数字证书,企业可以实现网络项目申报、网上审批、纳税和工商服务等数据共享及业务协同。“我们将逐步推向全市几十万家内资企业,并在2015年全面实现电子政务。”规服办李琳介绍。
2014年,成都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方面,还将进一步加强政府对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的制定和实施;进一步推广政府购买服务;推进“大数据”建设,建立全市基础数据统一平台;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事项,严格控制新设行政审批事项,全面清理规范并逐步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深化大部门体制改革,最大限度解决部门职责交叉和职责分散问题;深化财税制度改革;等等。
“在这场持续不断的改革中,外资企业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同时我们把服务外资企业的标准推广开来,并主动转化为全成都的政府服务标准,让全民都享受到了高效服务。”规服办负责人表示。
- 2014年国内服装市场或有望好转
- 我国锁具企业未来发展三大方向分析
- 生物仿制药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 LED照明“增收不增利”局面如何破?
- 铝合金门窗电商市场发展利弊解析
- 汽车尾气污染日益严重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加速
- 工信部加强物联网建设 2015年物联网产业规模或
- 《整容日记》票房有望过亿 引爆整形美容话题
- 新型城镇化建设带动城市供热产业 电采暖行业迎来发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