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汽车产能过剩问题需优胜劣汰
2014-4-18 14:31:52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s://www.china1baogao.com/
所谓“三年来首现供大于求”,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了2211万辆和2198万辆,同比增长14.8%和13.9%,产量超出销量13万辆。
在年产销2000多万辆汽车的大盘子里,产量超出销量13万辆,其实还远远谈不上产能过剩。假如全国那些限购汽车的城市取消“限购令”,估计就不是“产量超出销量13万辆”,很可能是生产缺口达到上百万辆。产销变量中,最不好掌控的就是汽车企业不知道未来中国还有多少城市采取汽车“限购令”。政府部门一拍脑袋,“限购令”很可能“半夜鸡叫”了。倘若地方政府能够根据本地情况,提前公布本地区汽车数量达到多少将采取“限购令”,汽车企业或许可以早日采取控制产能过剩的措施。事实上,地方政府做不到精确计划和数字管理,只能“马后炮”,交给市场去解决。
中国汽车企业至少还有10年的好日子。什么时候,当人们听说有汽车企业倒闭了,或改行养猪去了,那时候才是中国汽车真正过剩了,今日美国的底特律汽车城,才是美国汽车制造业产能过剩的真实写照。中国10年之内,能出现底特律汽车城那种情况吗?中国早晚会出现底特律汽车城,只是10年之内不大可能。10年之内,出现一两家汽车企业倒闭,也无需惊呼汽车产能过剩,应当高兴的是那时中国汽车工业才开始真正走向强大健康之路。任何一个供不应求的行业,永远不会主动转型或向上提升。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不灭不生,生生不息。
表面上看,中国似乎很多行业都遭遇到了产能过剩的问题。假如官场或媒体也可以看成是一个行业,同样也存在过剩问题。官员本身过剩,考公务员的大军每年仍然如过江之鲫,想当官的中国人太多了,难道不过剩吗?一个城市那么多报纸,还没死几家呢,新媒体、自媒体又跑出来了,有那么多新闻、那么多思想观点要发表吗?难道不过剩吗?
产能过剩一点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采取不当的方法去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倘若我们能够真正用优胜劣汰的方法,也就是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市场竞争,让该死的死,该生的生,产能过剩是一件好事情。反之,用人为的办法保护落后产能,该死的死不了,该生的难产了,或者是人流了,那就太可怕了。官场反腐败,只是劣汰,还不能保证优胜。新媒体、自媒体自身如何优胜劣汰,也还需要一个较长时期的观察。传统媒体一时半会儿也很难实现优胜劣汰。市场上,很多时候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中国式的产能过剩,过几年就来一次,因为优胜劣汰说起来容易,真正做到就不容易了。
- 2014年国内服装市场或有望好转
- 我国锁具企业未来发展三大方向分析
- 生物仿制药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 LED照明“增收不增利”局面如何破?
- 铝合金门窗电商市场发展利弊解析
- 汽车尾气污染日益严重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加速
- 工信部加强物联网建设 2015年物联网产业规模或
- 《整容日记》票房有望过亿 引爆整形美容话题
- 新型城镇化建设带动城市供热产业 电采暖行业迎来发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