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汽车维修暴利需回归市场本位
2014-4-18 14:28:19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s://www.china1baogao.com/
有些事情,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我们都知道汽车维修行业很暴利,但很难想象有些车的“零整比”居然达到12倍之多。须知,我们通常说的暴利,是指利润超过100%的行业。按着这个标准,汽车维修行业的“暴利”,得加上怎么样的修饰语才够贴切呢?
事实上,这早已不是公众第一次探讨汽车维修行业的暴利了。之前,很多媒体就曝光过、很多车主也投诉过……但一切努力都没用,因为法律本身就有缺陷。按我国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其第25条规定,“汽车品牌经销商应当在汽车供应商授权范围内从事汽车品牌销售、售后服务、配件供应等活动。”这样的规定,间接造成了国内汽车售后维修与配件供应的垄断。
源于此,另一个问题也呈现出来了,那就是信息的不对称。一般情况下,如果汽车需要维修,零配件是无关紧要的,还可以去汽配城配个便宜货,但如果是刹车等关键零配件,车主只敢去4S店配贵的,因为有授权、有三包、有心安。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车主只能吃哑巴亏。
根据资料显示,我国私家车保有量早已突破8500万辆,涉及的车主和家庭成员数以亿计。这也意味着,汽车维修行业的暴利,其受害者与潜在受害者的辐射面,还是很广的。而最复杂的的问题还是,制定《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的三大部门,它们正是我国反垄断的监管部门。这就使得监管环节本身,长期处于缺失的状态,毕竟有谁会打自己的脸呢?
可喜的是,在业界的一致谴责之下,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局长许昆林也于今年2月19日对外表示,正在对汽车配件纵向垄断案做外围调查。我们希望这不是敷衍舆论的托词,而是积极行动的号角。换言之,只有从法律法规的源头上堵住制度漏洞,打破汽车维修市场的垄断,让这回归市场本位,让市场的无形之手发挥调控的作用,汽车维修行业的暴利才可能真正被遏制住。
- 2014年国内服装市场或有望好转
- 我国锁具企业未来发展三大方向分析
- 生物仿制药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 LED照明“增收不增利”局面如何破?
- 铝合金门窗电商市场发展利弊解析
- 汽车尾气污染日益严重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加速
- 工信部加强物联网建设 2015年物联网产业规模或
- 《整容日记》票房有望过亿 引爆整形美容话题
- 新型城镇化建设带动城市供热产业 电采暖行业迎来发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