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由业内企业、研究机构、产业园区等共同发起的虚拟现实产业联盟正式成立。加入产业联盟的多家企业和科研机构向记者表示,目前国内虚拟现实(VR)产业发展环境良好,得到了政策和资本的双重支持,产业联盟的正式成立,有助于整合产业上下游资源,放大红利,促进VR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虚拟现实产业联盟由国内外虚拟现实领域主要企业、研究机构、产业园区等共同发起成立,目前已有近180家企业和机构确认加入。据悉,产业联盟拟设共性技术、政策研究、标准、应用、国际合作、投资促进、影视内容制作、专家顾问等八个专业委员会,并计划从建立健全虚拟现实标准体系,制定虚拟现实产业发展指导意见,推介虚拟现实产业基地,推荐行业应用试点示范项目,设立虚拟现实产业投资基金,推进虚拟现实领域相关人才培养培训,发布虚拟现实产业发展报告等领域,推动产业的整体发展。目前,虚拟现实产业与应用指导意见编制工作和虚拟现实相关标准制定工作已先期启动。
今年以来,《“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智能硬件产业创新发展专项行动(2016-2018年)》等先后出台,均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VR产业的发展,并要求在“十三五”内,实现图像、交互、数据传输等层面的技术突破,同时取得在工业、医疗、文化娱乐等领域的应用。地方层面,福建、江西、上海、重庆等十个地方相继出台多项政策,支持VR产业发展。
此外,资本热捧进一步加速VR产业壮大。据多家市场机构不完全统计,2015年至2016年上半年,各类VR投资案例已超过150起,累计投资金额超过50亿美元。其中不乏IDG、启明创投、君联资本等明星投资机构的身影。同时,国内上市公司也开始在VR领域展开布局。阿里巴巴、腾讯、网易、暴风影音、联络互动等30多家在A股及境外上市的公司,先后以投资、成立新业务公司、建立开发者联盟等方式涉足VR产业。其中,阿里、腾讯、网易等公司大手笔投资或并购了国外重要的VR技术研发公司和内容生产公司,涉及金额累计超过10亿美元。
国内VR产业和国际几乎同时起步,得到政策和资本的双重支持,在相对良好的环境中,整个产业有望在未来几年实现高速发展。
- 企业横向整合与跨境并购盛行
- 举牌与反制不能逾越市场规则
- 完善出口退税分类管理 促外贸回稳向好
- 发展创新创业教育 激发“工程师红利”
- 中国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 IMF:中国应逐步停止制定经济增长目标
- 12月1日起个人ATM非同名账户转账24小时后
- 成都发布2016年第一批PPP推介项目 总投资
- 20多家金控集团来势凶猛 四大类平台逐鹿天下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