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全球十二大投行总营收同比下降15%,创下自金融危机后的最大跌幅。
包括股票和债券交易、并购咨询业务以及融资等在内,这些大投行今年上半年的各项营收总额为792亿美元,远低于2015年上半年的933亿美元,相较于2009年上半年投行的营收顶峰1400亿美元,则跌了将近一半。
记者从获取的报告显示了以上信息。Coalition是一家位于伦敦的独立研究机构。
从FICC(固定收益、外汇和大宗商品)到传统投行业务的营收均出现大幅下降。其中FICC下降11%,股票下降18%,如并购咨询、股票债券交易等传统投行服务费用则下降了20%。FICC内几乎所有单一业务均受到冲击,公司债券、外汇、大宗商品、新兴市场和证券化资产等业务的营收均下降。证券业务也是如此,股票交易、股票衍生工具和基本服务等营收也出现下降。
从季度上看,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相对活跃,但反弹强度不足以让大投行们避免总营收的大跌。
由于第三季度将继续二季度的势头,预计今年下半年形势会有好转。尽管如此,没有银行大胆预测明年营收增长超过5%或6%,因为对资本和风险承担更严格的监管将对行业产生巨大冲击。
“投行现在意识到情况不会有太大改变,总公司的资本配置可能不会有太大改变,监管也不会有太大改变。”库兹涅佐夫说,“增加收益只能依靠优化成本基础或抢占市场份额来实现。”
为控制成本,银行将辅助员工安排到更便宜的工作地点,并将员工工资和公司收入更紧密地结合起来。以高盛为例,今年二季度该公司员工薪酬福利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3%,和公司净收入涨跌保持一致。
有分析师称,管理层需要采取更多行动来切实提升股东的回报率。一直以来,达到10%的收益率,是被视为公司好好利用了股东资金的大致基准。多数预测认为,十二大投行在今年或明年收益率预计会有两位数的提升。但Coalition预计今年均在5.4%,明年则略有提升至6.6%。
显而易见,一些银行已经开启“救火”模式。
德意志银行首席执行官克莱恩(John Cryan)在过去的一年内裁员数千人,削减风险资产和暂停派息,现在他正慎重考虑接下来的进一步措施。
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教授史密斯(Roy Smith)表示,其他大银行尤其是美国的几家大银行,与德意志银行和瑞信在收益率上表现也差不多。提升回报率需要创新思维,“要跳出黑箱子来思考”,以及来自激进股东的外部压力等。
他还表示:“要改变现状,有太多事要做了。但是这些公司目前都还在飘,没落到实处。”
此次分析的12家投行为美银美林、巴克莱银行、法国巴黎银行、花旗银行、瑞士信贷、德意志银行、高盛、汇丰银行、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法国兴业银行和瑞银集团。
- 两融规模走低 股票质押回购业务规模首次突破万亿
- 宝钢武钢合并草案“打架” 上证所发函要求“说清
- 个税改革再敲战鼓:经常性劳动所得有望先行综合纳
- 与未来对赌 资金汹涌抢定增
- 外汇局:我国外债去杠杆接近尾声
- 央行昨日净回笼951亿元 分析称央行不愿流动性
- 发改委首度明确创投资本服务实体 促投资措施有望
- 我国外债去杠杆接近尾声
- A股再现举牌潮:资金动机有别 “买家”逻辑浮出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