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很少在北京公开露面的中骏置业董事长黄朝阳,详解了中骏对京沪等一线城市的看好,同时透露了未来“相对稳健、适度扩张”的发展原则。
京沪外围房价节节攀升
去年底今年初,中骏在北京市场连续拿地,此番又推出新的豪宅项目,这在黄朝阳眼中都是基于对包括北京在内一线城市的看好。
对于在一线或者准一线城市拿地的逻辑,黄朝阳的观点是“未来决定现在”,未来的市场预期,支持了当下的拿地判断:看待北京、上海这样的市场,应该参照纽约、东京、香港等。内地的经济总量、京沪深的收入水平、京沪持有房产人士的二套房支付能力、户型趋小带来的总价平稳,这些因素都支持了房价的稳定上行。
黄朝阳预判,在有轨道交通、教育资源的情况下,北京、上海外围区域房价,类似门头沟,都能达到6万元/平方米—8万元/平方米的水平,总价在600万元到800万元上下。“明年上半年就可以达到的。”黄朝阳还以香港为例,香港最外围接近深圳的地方,房价大概在8万元/平方米—10万元/平方米。北京、上海外围最远的地方将来也能达到这个水平。因此在这种判断下,中骏加大在一线城市拿地的决策还是“靠谱的”。
2016年2月份,中骏斥资39.48亿元在门头沟拿地,纯商品住宅部分楼面价超过4万元/平方米。看好北京外围新兴区域的并非中骏一家,在门头沟区域,目前已经汇聚了中骏、万科、绿城、金地、华润等多家品牌开发商。
不过,在表示看好北京市场的同时,黄朝阳也表示出在高位要谨慎的态度,“太高的地价我们也不会去碰”;现在开始考虑进行并购,并重点关注京津冀市场,例如天津。“对比南京和上海的房价关系,天津跟北京的房价相比还是很低的,”在黄朝阳看来,北京的高房价加限购,京津的交通联络,天津本身的城市资源,都支持天津有一个向上发展的空间。
闽系凶猛
前有世茂,后有泰禾、旭辉、阳光城等,加上去年以来在北京强势出现的中骏,闽系房企已经是房地产行业的一个重要阵营。闽系房企近几年颇为凌厉的拿地动作,也给自己带来“凶猛”、“黑马”等标签。黄朝阳认为,并非所有的闽系房企都凶猛。
“闽系也要分地方,中骏并不是像外界讲的那么凶猛。”黄朝阳表示,中骏风险管控的理念是“惧者生存”,非常重视风险管控。加上过去三十年和日本企业有深度合作,中骏对精细化管理模式的理解也比较透彻,当下的发展动作都是在大的风险管控框架下实施的。根据中骏披露的一项统计,2015年7月份到2016年7月份,中骏在京津地区新增5宗土地储备,名列全国地产第44强。
今年上半年,中骏置业实现销售金额118.8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20%。除地产外,中骏集团机械制造板块销售也超过百亿元,这在当下的实体经济环境中被认为十分难得的。
- 房产中介行业快速发展 链家网全行业践行真房源
- 亿达中国提出新概念“产城人” 改品牌形象实现战
- 万科7月销售金额环比下滑35%
- 一方集团将总部搬至上海 董事长被称王健林背后的
- SOHO中国四年转型路宣告终结 将重新开启售楼
- 万达商业又一位高管离职 副总裁转战新城控股
- 世茂集团苏州别墅项目被曝质量问题
- 首创置业致歉成都安环事件
- SOHO中国33亿元整售上海物业 毛利5亿元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